课程中文名称:薪酬理论与管理
课程英文名称:The theory and management of compensation
课程类别:专业领域选修课 ,理论课程
授课对象:MPA硕士研究生
学分学时: 2学分
预修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简介:薪酬福利作为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劳动关系的核心。有效的薪酬管理能够减少劳动纠纷,进而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因此,《薪酬理论与管理》是劳动关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选修课程。《薪酬理论与管理》注重理论分析与实际操作方法相结合,对战略性薪酬管理基本理论、薪酬体系设计、薪酬水平及其外部竞争力、薪酬结构设计、绩效奖励模式、经营者年薪制、员工福利设计、特殊员工薪酬设计、薪酬管理系统等薪酬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为劳动关系专业人员理解和掌握企业薪酬体系的形成过程奠定了基础,可以有效促进劳动关系专业人员工资集体协商技能的提升。
教学目标:《薪酬理论与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首先应该掌握包括薪酬与薪酬管理、职位薪酬体系的设计、技能/能力薪酬体系的设计、薪酬结构设计、绩效奖励的设计等关于薪酬设计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内容。同时,作为劳动关系专业的学生,还应该熟悉和了解包括薪酬与收入分配、薪酬制度的变迁、薪酬的决定因素、薪酬的设计方法、薪酬水平、薪酬差距、员工福利管理、劳动合同法下的薪酬福利设计等有关薪酬设计的公平性与合理性方面的内容。本课程要求学生在熟悉和掌握各种薪酬福利设计技巧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诊断企业的薪酬福利弊病,尽量引导学生更多地去关注薪酬福利设计对劳动关系双方的公平合理性问题,从而达到使学生正确协调处理相关的劳动关系事务的目的。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际操作和课堂讨论相结合
课程要求及考核方式: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应对薪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所了解,并能够运用薪酬管理的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保证出勤、认真进行实操练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按时完成作业。考核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课程成绩构成:课程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出勤、实操、作业)40分﹢期末成绩(开卷考试)60分﹦100分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刘昕,《薪酬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14
2.文跃然,《薪酬管理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3
3.乔治·T·米尔科维奇 , 杰里·M·纽曼,《薪酬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九版,2008
4.曾湘泉,《薪酬:宏观、微观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美国薪酬协会,《整体薪酬手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
6. 罗杰·道森,《优势薪酬谈判》, 重庆出版社,2010
7.康锋、郭京生,《薪酬设计与绩效考核设计案例精粹及解读》,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8.王剑、许玉林,《公平薪酬设计与操作:基于战略思考与管理流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第一讲 当前中国的收入分配和职工薪酬状况
学时分配:理论讲授2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
教学重点: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和历史变迁,职工的薪酬现状,职工薪酬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职工薪酬的影响因素
理论讲授内容: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和历史变迁,《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的解读,职工的薪酬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形势和劳动关系的现状等职工薪酬的影响因素
实践环节:教室,讨论
案例讨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进程》
思考题:1、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2、职工薪酬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第二讲 基本薪酬的设计
学时分配:理论讲授2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
教学重点:职位评价的各类方法的操作流程,技能薪酬体系的内涵和特点
教学难点:职位评价的各类方法的操作流程
理论讲授内容:职位薪酬体系的含义与特点以及职位评价的方法;职位薪酬体系的实施条件、操作流程与职位说明书的编写;职位评价的各类方法的操作流程;技能薪酬体系的内涵和特点;技能薪酬体系的设计流程和步骤;能力薪酬方案设计及管理要求。
实践环节:教室,讨论
案例讨论:《某集团公司的职位薪酬体系设计》
思考题:1、什么是职位薪资体系?其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2、职位评价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技能薪资体系?它有何种优点及缺点?
第三讲 薪酬管理与薪酬结构
学时分配:理论讲授2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
教学重点: 不同人员的薪酬管理方式,不同薪酬管理方式的薪酬构成
教学难点:不同薪酬管理方式的薪酬构成
理论讲授内容:不同的薪酬管理方式,不同薪酬管理方式的薪酬构成,年薪制,岗位绩效工资制、计件工资制、佣金制、谈判工资制等
实践环节:教室,讨论
案例讨论:《某公司的薪酬管理制度与薪酬结构》
思考题:1、年薪制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2、岗位绩效工资制的构成?
3、谈判工资制的原则是什么?
第四讲 绩效薪酬管理及员工激励
学时分配:理论讲授2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
教学重点:短期绩效奖励计划;个人绩效奖励计划;
教学难点:群体绩效奖励计划;长期绩效奖励计划
理论讲授内容:绩效奖励的基本原理;短期绩效奖励计划;个人绩效奖励计划;群体绩效奖励计划;长期绩效奖励计划
实践环节:教室,讨论
案例讨论:《“学术明星”背后的忧思》
思考题:1、短期绩效奖励计划有哪些类型?其基本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2、群体绩效奖励计划有哪些类型?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3、个人绩效奖励计划有哪些类型?它们分别适合于什么情况?
第五讲 运用海氏评价法实操岗位评价
学时分配:海氏评价法使用方法介绍2学时,课堂实操2学时
教学重点:海氏评价法的功能;海氏评价法要素定义理解;
教学难点:海氏评价法操作方法;海氏评价法实操中的尺度把握
理论讲授内容:海氏评价量表的结构;海氏评价要素的定义理解;海氏评价法的操作过程
实践环节:教室,实操
案例讨论:运用海氏评价法评价《三木集团》、《清华消防所》 的岗位
思考题:1、海氏评价法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包含哪些?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2、海氏评价法的操作方法是什么?
3、海氏评价法使用中的感受如何?
第六讲 薪点法设计与岗位评价
学时分配:薪点法岗位评价体系设计2学时,评价岗位实操2学时
教学重点:薪点法岗位评价体系的结构;岗位评价的方法流程;
教学难点:薪点法岗位评价体系设计;评价体系要素界定、等级定义与赋值
理论讲授内容:薪点法评价岗位基本原理;薪点法岗位评价体系设计思路;薪点法岗位评价体系的结构
实践环节:教室,实操
案例讨论:运用薪点法评价《三木集团》、《清华消防所》 的岗位
思考题:1、薪点法是什么?其基本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2、薪点法评价体系的设计步骤是什么?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
3、比较薪点法和海氏评价法在使用上的区别?
第七讲 案例讨论与综合知识运用
学时分配:案例一分析讨论2学时,案例二分析讨论2学时
教学重点:通过案例帮助学生综合复习课程所学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
理论讲授内容: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对案例问题进行专业的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
实践环节:教室,实操
案例讨论:案例一:苏珊娜是否应该向约翰尼公司主动要求加薪
案例二:激励有无效果——明日公司薪酬管理的困惑
思考题: 1、为什么苏珊娜开始认为公司给她的工资是公平的,而后来却又认为
是偏低的?
2、你认为,苏珊娜现有的薪酬与她的工作投入之间是不是相互平衡
的?
3、苏珊娜应不应该再次要求增加报酬?
4、明日公司采用的低工资、高分红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5、明日公司高管层实行的年薪制合理吗?若不合理,高管层需要建立
怎样的一套激励约束机制?
6、明日公司A序列的最高额相当于B系的中间偏上,而又比C序列的最
低额稍高,这种做法是否科学,为什么?
第八讲 课程考试:案例分析展示
学时分配:学生进行薪酬管理领域的案例分析展示4学时
教学重点: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技术、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术、方法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讲授内容:学生在展示中需要阐述案例涉及的理论
实践环节:教室,实操
案例讨论:参加考查的学生案例
思考题:1、学生选择案例的主体是否合适?案例深度是否合适?
2、学生分析案例使用的理论、方法是否妥当?
3、学生对问题分析是否准确?解决方案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