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培养» 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

《政府危机管理》教学大纲

来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日期:2018-11-21浏览:52468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MPA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政府危机管理

课程英文名称:Government Crisis Management

课程类别:公共管理核心课程/专业领域必修课/专业领域选修课√

          理论课程√/实践课程

授课对象:MPA研究生

学分学时: 1学分,16学时

预修课程:公共管理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系统地研究公共危机状态下政府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本课程会深入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各种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全面阐述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整体框架、主要经验措施方法及工作流程。

教学目标:

    课程学习的知识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公共危机管理的主要概念、框架、过程及公共危机管理的若干关键问题。能力目标是在学科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各具体类型公共危机的能力态度和情感目标是激发学生对公共危机问题的现实关怀,认识到对公共危机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并愿意运用所学知识关注、分析并探讨各种具体公共危机问题的解决之道。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下自主式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补充相关文献进行课下阅读。

课程要求及考核方式:

 为使学生掌握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具备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要求学生保证出勤并积极参与课程讨论、认真完成作业。

    考核方式为撰写论文。

课程成绩构成:

    课程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学生的平时出勤(20%)、课堂表现(20%)及期末论文成绩(60%)。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王宏伟:《公共危机管理》第二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参考书目:

汪玉凯主编:《公共危机与管理》,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年。

李程伟主编:《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王宏伟:《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课程框架:

 

  第一讲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公共危机的特征与类型;政府危机管理的内涵

教学难点:企业危机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理论讲授内容:危机与公共危机的内涵公共危机的特征与类型;共危机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影响;政府危机管理的内涵。

实践环节:

案例讨论:古巴导弹危机

思考题:公共危机管理与企业危机管理有何区别和联系?

 

  第二讲 公共危机管理的系统与结构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公共危机管理的利益相关者

教学难点:公共危机管理体制

理论讲授内容:公共危机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

实践环节:

案例讨论:尼泊尔地震——民间救援在行动

思考题:公共危机管理中有哪些利益相关者?他们各自发挥哪些作用?

 

  第三讲 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与原则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

教学难点:风险管理

理论讲授内容: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风险管理、危机应急规划与演练、公共危机预警、危机响应与决策、危机恢复与调查评估)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则

实践环节:

案例讨论:深圳垮塌事故、香港南丫岛沉船事故

思考题: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公共危机管理需要坚持哪些原则?

 

第四讲 公共危机沟通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媒体

教学难点:公共危机舆情监控与引导

理论讲授内容:公共危机沟通概述;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媒体;公共危机舆情监控与引导

实践环节:

案例讨论:九寨沟地震

思考题:公共危机管理中如何实现有效的沟通?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媒体应如何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