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培养» 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

《工会经济技术工作》教学大纲

来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日期:2018-10-12浏览:52468

《工会经济技术工作》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工会经济技术工作

课程英文名称:Economic-Related Technical Work of Trade Union

课程类别:专业领域选修课

任课教师:王淑芬

授课对象:公共管理(工会工作领域)

学分学时:1学分(16学时)

预修课程:管理学、工会学概论等

课程简介:《工会经济技术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工会组织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该课程是公共管理(工会工作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熟悉并掌握工会经济技术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重要途径;课程学习以基层工会主席、工会经济技术工作人员、班组长、企业职工等为主要服务对象,是工会工作者有效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活动、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班组建设、技术比武和技术进步等工作的基础,也是工会工作者开展经济技术工作所必备的应知、应会、应用的知识、规定、方法、经验。

教学目标:通过《工会经济技术工作》课程的学习,使公共管理专业(工会工作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了解工会经济技术工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班组建设、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评选、职工技协等工作的时代性、发展性等特征;熟悉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班组建设、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工作机理与模式、组织构架与激励机制创新的理念、方法、程序等。通过学习,使工会工作者或相关工作者能为培养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造就更多“大国工匠”搭建更为有效的平台。

教学方式:课堂讲解、小组交流、课堂案例讨论

课程要求及考核方式:学生在系统掌握工会经济技术工作内容体系及工作框架的基础上,开展社会调查,撰写学习体会一篇或社会调查报告一篇

课程成绩构成:社会调查报告(或学习体会)成绩60%、课堂学习、交流与讨论30%、出勤10%

教材及参考书目:

1.申继臣、孟令军 ,《工会经济技术工作》,中国工人出版社,第1版,2011

2.李德齐,《地方工会干部培训教材》,中国工人出版社,第1版,2012

3.戴文宪,《劳动竞赛组织与管理工作实务》,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课程框架:

 

第一讲  现代管理理论发展趋势下的工会经济技术工作的意义和特点

 

学时分配:4课时

教学重点: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概况、工会经济技术工作的历史演进及其特点;工会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定义、内容、特征、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当前工会经济技术工作开展的特点与难点

理论讲授内容: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工会经济技术工作的内涵、演进特点

实践环节:问卷设计

案例讨论: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挑战—一以吉利企业为例

思考题:当前企事业单位开展劳动竞赛的时代特征

 

第二讲 劳动竞赛

 

学时分配:4课时

教学重点:劳动竞赛有效实施的途径分析

教学难点: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方式与职工支持度、参与度的研究

理论讲授内容:劳动竞赛的理论和任务;劳动竞赛的基本形式;劳动竞赛的组织与实施;劳动竞赛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实践环节:问卷设计 ,回本单位或本地区典型企业开展劳动竞赛实施状况调研

案例讨论:上海普东新区 劳动竞赛案例分析

思考题:劳动竞赛对提升职工队伍素质的价值分析

 

第三讲 合理化建议与班组建设

 

学时分配:4课时

教学重点:互联网+合理化建议模型、工会班组建设实务

教学难点:合理化建议与职工创新能力培养

理论讲授内容:工会在合理化建议活动中的主要任务;合理化建议的目标选定、组织体系与实施方案的构建;班组民主管理与班组创新活动。

小组交流:知识型员工、学习型班组的建设经验交流

 

第四讲  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与管理

 

学时分配:4课时

教学重点: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有效运作的案例分析、劳动技能提升 与劳模精神的传承途径

教学难点:合理化建议与职工创新能力培养

理论讲授内容: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创新的意义、特点;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构建与模式;职工创新工作室运行与管理。

案例讨论:合理化建议与企业创新项目的立项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