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 学位论文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试行)

来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日期:2018-11-06浏览:52468

一、引言

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使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我校文科类非外语专业的硕士论文。

二、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硕士学位论文是作者从事科学研究所取得的创造性成果和创新见解,表明研究生在本学科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是评判其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也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与必备条件。

3.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完成开题报告程序的基础上,在导师指导下由学位申请人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字数原则上正文不得少于3万字,特殊情况按各专业要求执行。

三、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1. 论文封面及封二

1.1论文封面及封二请参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封面模板》,论文盲审时,封面及封二不得显示研究生及导师姓名。

1.2 学位论文的题目必须经过开题过程确定,作者不得随意更改。中文题目:应简明、恰当并反映核心内容。应避免使用设问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尽量在一行显示,若题目过长,可调整为两行。如题名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

1.3 英文题目:论文封二须体现英文题目,以反映中文题目内容为限,力求精炼。

2.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导师对学位论文的终审意见

论文送交盲审时,签署处不得署名。答辩完毕提交学位论文存档时,应将论文最终版本送导师审核。导师审核同意并签名后,方可提交存档。凡需签署处均须签署(由本人用签字笔手写)。

3.中文摘要

3.1中文摘要是论文内容的总结概括,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应简要说明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突出论文的创新之处,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摘要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陈述的主语要用第三人称,不使用“本人”、“作者”、“我们”等。

3.2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标点。关键词3至5个,置于摘要下方。一般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表达论文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可按词条外延层次自大而小排列。

4.英文摘要

以反映中文摘要内容为限,力求精练,符合语法。英文摘要题目为“Abstract”;英文关键词“Key Words”,用英文逗号“,”分隔。

5.目录

5.1目录起始范围:由中文摘要开始,至最后。

5.2前置部分(除目录本身)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号用大罗马数字标注。

5.3其余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绪论第一页页码为“1”。

5.4编排格式:一般分三级,以章、节、目的形式依次标出。

6.绪论  

6.1绪论部分一般作为第一章。绪论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绪论中不要赘述。主要内容应包括: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对本问题研究的现状评述或文献综述、对本文重要概念的说明界定、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等等。

6.2文献综述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绪论当中应有一定的篇幅。

文献综述应在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争论焦点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力求精练明确、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文献综述应围绕学位论文主题对文献进行综述,不是对有关理论和学派观点的简单罗列;文献综述应有严密的逻辑,可以按文献与学位论文主题的关系由远而近进行综述,也可以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应针对原作者的原文进行(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力求客观、全面、公正,不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文献综述应简要说明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学术价值。文献综述中引用的观点和内容应注明来源,模型、图表、数据应注明出处。文献综述所用的文献,应是主要的、基本的、重要的选自相关学术期刊、学术会议论文、书籍、研究报告等。

7.正文

7.1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占主要篇幅,一般由标题、文字叙述、图、表格和公式等五个部分构成。对正文内容不作统一规定,应本着提出文题、分析问题(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着重反映自己的研究工作,突出新的见解。

7.2标题序号用“第一章”、“第一节”表示。文内标题序号标识依次为:一级标题用“一、、二、”,二级标题用“(一)、(二)”,三级标题用“1.、2.”,四级标题用“(1)、(2)”,五级标题用“①、②”。标题单独排时后面除了问号外,不要用标点。一级二级标题独占一行,二、三级标题缩进两个字符左对齐;三级及以下标题后加句号且与正文连排。 

7.3统计表、统计图或其他示意图等,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后加冒号并注明图、表名称;表号及表名须标注于表的上方,图号及图名须标注于图的下方,末尾不加标点符号,楷体五号加粗居中。例:“表1-1……”、“图3-1……”等;如图(表)下有标注补充说明或资料来源,格式为先标注补充说明,再另起一段标注资料来源(后不加句点),具体为:“注”须标注于图表的下方,以句号结尾;“资料来源”须标注于“注”的下方,并按注释格式标注文献,楷体小五号居中

8.结论和建议

学位论文的总结,一般作为论文的最后一章。着重阐述作者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不要简单重复研究结果,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9.参考文献

9.1参考文献是写作论文时所引用的文献书目。参考文献同注释格式,但不标注具体页码,置于文末。

9.2整个参考文献按中文在前,英文在后排列,用数字加方括号(如[1]、[2])按先后次序标注。中文按照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排列,英文按照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9.3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30篇。

10.附录

10.1 并非必须,与正文连续编页码,每一附录均另页起。内容: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教学工具表格、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关键调查问卷或方案等。

10.2 附录格式:每个附录应有标题。附录的序号用A,B,C…系列,如附录A,附录B…。附录中的公式、图和表的编号分别对应于附录序号用A1,A2…系列,如图A1,图B2…系列;表A1,表B2…系列。

11.致谢

应简明扼要,朴实自然。

12.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12.1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研究生之前的最后毕业学校,获得学位以及现就职单位等。

12.2科研成果按发表的时间顺序列出,必须是本人在学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申请专利或获奖情况等,且署名必须是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名义的第一、第二作者。

12.3格式与参考文献相同;获奖项目要包括项目名称、奖励名称、级别、日期、和排名等。

四、学位论文的书写要求

1.语言

1.1使用的术语、符号、代号等在全文中要前后一致,新的术语、缩略语等可注释。

1.2外国人名的内部分界用间隔号分开,如希拉里·克林顿;若人名中有外文缩写字母,则应在字母后加下圆点,如M.杰弗逊,罗伯特·A.洛维特。

2.标点

2.1除破折号、省略号各占两格外,其他标点均占一格。英文要用英文标点格式,其他外文格式同。

2.2引号内的全部文字和标点应是原文的;引文省略的省略号应放在引号内;注序号一律在引号之后;文末省略号后面不再加句号或逗号、问号等其他标点。

3.数字

3.1文中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记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百分比、比例),著作的卷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使用浪纹式连接号“~”。列表时,数字的相同位数要对齐。如:20世纪60~70年代,63%~68%。

3.2 注意:20世纪90年代与1990年代通用,1990年不要写作“九O年”或“90年”,50%~60%不要写作50~60%,1975年~1976年不要写作1975~1976年或75~76年或1975~76年。

五、注释要求

1.论文中凡采用他人研究成果或引述,或不宜在正文中出现但需要进一步澄清、引申的文字,均需注释,采用当页脚注,用①、②、③……标注,每页重新编号,注释内容置于该页地脚。

2.非直接引用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引用非原始资料时,请注明“转引自”。在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注释引用出处完全相同时,第2个及以下的注释用“同上”

3.如果在同一篇论文中多次引用同一部作品中的文字,那么只需要在第一次引用时注明出处,以后再引用时仅注释著作名、页码即可

六、学位论文排版与装订

1.排版(参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模板》)

2.装订

2.1全文采用Microsoft Office软件编排;如打印,请用A4纸输出

2.2封面纸张:论文封面统一由研究生处制作。

2.3封二及正文纸张:70g以上纸印制。

2.4装订要求:左侧装订,剪切整齐,装订后的尺寸为版心尺寸为240mm×150mm。论文须热胶装订,不能使用钉子装订。

2.5论文装订格式的排列顺序

封面(单面打印)

封二(单面打印)

声明(单面打印)

中文摘要(第四页开始,背面空白或摘要的延伸)

英文摘要(中文摘要的下一页,单独另奇数页开始,背面空白或摘要的延伸)

目录(单独另奇数页开始,背面空白或目录的延伸)

绪论(单独另奇数页开始双面打印)

正文(每章另起一页)

中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也可不要此页)

致谢(单独一页,单独另奇数页开始,背面空白或致谢的延伸)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3.论文查重与提交

3.1学位论文经过专家评审-修改-答辩-再修改在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声明位置签名、经导师终审签名后方可提交入库存档在档案馆、图书馆。

3.2电子版学位论文命名格式为:学号-姓名-论文题目.doc/pdf。论文查重时,请自动将声明和附录删除,论文评审时请自动将导师和研究生个人相关信息删除(封面和致谢部分名字以*代替)。

七、其它

1 .关于学位论文书写格式的未尽事宜请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2.本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标准2018年9月15日起开始实施

3.本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标准的解释权在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