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 倩
1、基本情况
讲师
中级
博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法学院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法学会理事
中国残疾人研究会会员
2、教育和工作经历
2006-2007 TransAisa Lawyers(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
2010-2011 NaturePacific Tokyo 项目助理
2011-2012 日本千叶大学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2011-2015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
2014-2015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博士后
2015-今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讲师
3、研究领域
劳动法 经济法 比较社会法 残疾与老年法
4、讲授课程
法学导论 劳动法 公司法
5、主要代表性成果
2014, 魏倩,“日本劳动者人格保护:以劳动者健康隐私为中心”,《科技与法律》第6期。
2014, 魏倩,“美国普通法上的禁业限制”,《中国劳动》第9期。
2014, Wei Qian & Yan Dong, Rethinking the Employment Contract Law of China , University of Warsaw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2014(1)2.
2012, 魏倩,“中国における労災法制の変容”,《日本劳动法律旬报》,第1762号。
2010, 魏倩,“アメリカにおける労働者の電子メール監視についての法的研究” 千叶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第21号。
2010, 魏倩,“中国における労働者のプライバシーについての法律研究-雇用におけるモニター・監視を中心に”, 千叶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第20号。
2009, 魏倩,“雇用差別と労働者のプライバシー―中国におけるB型ウイルス感染者に対する法的規制を中心に”,千叶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第19号。
2004, 叶静漪・魏倩,“健康就业歧视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人权》第3期。
2004, 叶静漪・魏倩,“劳动权保护与〈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北京大学学报社哲版》第2期。
6、学术著作和教材
独著:《日本社会法的形成与发展》,法律出版社,2016(预定)
参译:《日本劳动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预定)
参编:《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参编:《瑞典劳动法》(第一章第二章),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参编:《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第二章),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7、科研课题(含横向课题)
参加,2016年民政部委托项目“家庭福利制度研究”
主持,2016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级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课题“日本医生过劳与工伤救济对我国的启示”16zy017
参加,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全球背景下国际劳工组织及其劳动立法与中国劳动法治的完善研究”15BFX133
参加,2014年司法部课题“反残疾人歧视立法研究”14SFB20036
主持,2013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项目,“智力残疾人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主持,2012年日本住友财团“日本关联研究”助成“日本社会法的形成与对中国的影响”
参加,2012年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日本劳动法研究”,12JHQ017
主持,2011年北京大学桐山教育研究基金助成“过劳法律问题研究“
主持,2011年中国博士后第49批面上基金资助项目“劳动者人格法律问题研究”2011M500166
参加,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法的中国理论:比较视野与本土构建”11BFX070
参加,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法律构建研究”11&ZD031
8、学术交流、社会服务和政策参与经历
2015年7月,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 Amsterdam Institute for Advanced Labour Studies: Fourth Regulating for Decent Work Conference, How to Enhance WorkDecency of Domestic Workers in Aging Society : A Comparative Examination on Legal Regulations between in Japan and China , Geneva.
2015年6月,阿姆斯特丹大学胡果·新茨海默研究所和国际劳动法研究联盟(Hugo Sinzheimer Institute and Labour Law Research Network Conference, Amsterdam University)“ Informal Employ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Protection in China: Enhancement of Collective Bargain and the New Instrumental Impact to Labor Market ”, Amsterdam
2015年5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法学院“Who are the Stakeholder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mployees’ Role in the Corporation”。
2014年12月,参加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法学院“法律与转型社会:中国与全球视角”国际研讨会。
2014年1月,アメリカにおける高齢者についての医療行為の法的対応:高齢者の法律能力を中心に,京都医科大学“高龄社会的医疗与法”国际研讨会,日本京都。
2014年5月,参加北京大学法学院“劳动法颁布20周年与劳动关系论坛”,北京。
2014年1月,参加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法学院“中国劳动法与国际公约标准的适用”国际研讨会,担任评议人。
2013年6月,受LLRN国际劳动法学者协会邀请,赴西班牙巴塞罗那进行主题演讲。
2012年12月,参加ILO亚洲劳动法学会双年会“多元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国际会议,北京大学法学院。
2012年10月,参加并主题演讲“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法学年会”2012年年会。2012年9月,参加并主题演讲,第四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2012)——法治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2011年12月,参加“律师费转移支付制度国际研讨会”北京大学法学院。
2011年9月,参加 “社会法前沿论坛”,北京大学法学院。
2011年3月,参加“非正规就业的国际研究研讨会——英法美德荷五国比较”,日本劳动政策研究机构。
2011年1月,参加“劳动者的贫困与社会法的功能——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交错”,日本早稻田大学。
2010年12月,参加并发言“家政劳动者权利保护”两岸研讨会,重庆西南政法大学。
2010年11月,参加并发言“第二届亚洲社会保障圆桌论坛”,北京会议中心,首都对外经济和贸易大学承办。
2010年5月,参加日本劳动法学会年会,日本名古屋大学。
2010年3月,参加“Social Quality Workshop国际研讨会”,日本千叶大学。
2009年11月,参加“法创造的比较法学——新世纪比较法理论与实践的课题”之“全球经济危机与劳动法的作用之国际比较”,日本早稻田大学。
2008年2月,参加“就业歧视法的新展开——美国、德国和法国”国际研讨,日本劳动政策研修机构,日本东京。
2004年12月,参加并发言“行为守则国际研讨”,柬埔寨金边,由Documentation for Action Groups in Asia及 Asia Monitor Resource Centre赞助。
2004年11月,参加劳动争议国际研讨会,北京大学。
2004年2月-2005年7月,“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业歧视”项目组核心成员,本项目由挪威奥斯陆大学人权中心资助。
2004年2月,参加改革与发展——国际劳动法论坛,北京大学。
2004年2月,6月,11月,分别参加挪威奥斯陆大学人权中心组织的“就业歧视研讨会”,北京。
2003年10月,参加职业安全卫生国际研讨会,北京大学。
9、联系方式
wqfran@hotmail.com
北京海淀区增光路45号劳动关系系(100045)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