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系建于2005年1月,前身是本院工会学系。劳动关系系是学院开展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和劳动关系研究的骨干系部,是全国首家被教育部批准设立劳动关系普通本科专业的学系。目前,劳动关系系设有两个普通本科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劳动关系专业,在校本科生531人。2013年开始招收学院首届公共管理(MPA)专业(劳动关系方向)硕士研究生,现在校研究生48人。
劳动关系系拥有一支专业扎实、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学系师资力量雄厚并充满朝气,一批在社会和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者在该系任教。全系现有教职员工24人,其中教师20人,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10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16人。2011-2016年度,由本系教师主持立项各个层级的科研项目与课题5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劳动关系系下设两个教研室,劳动关系教研室和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两个研究所,劳动关系研究所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学系承担着全国工会干部培训和研究生、本科、专科及成人教育等多层次的教学任务。其中,劳动关系教研室一直是学院劳动关系领域教学研究的主力,在劳动问题、劳动者权益保障和工会问题研究方面以及劳动关系领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劳动关系系在科研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司法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北京市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出版了各类著作、教材几十部,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数百篇,有多项学术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
2008年以来,劳动关系系在人才培养、学科和专业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五个重大进展:一是2008年10月劳动关系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一类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二是2009年7月,由本系牵头建设的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经评审专家现场考察和评审,获评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三是2011年劳动关系专业获评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四是2012年7月,本系参与建设的学院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经评审专家评审,获评高校十二五时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五是公共管理(劳动关系方向)专业硕士于2013年招生,是学院第一个硕士点。2013年6月,本系积极参与了学院本科合格评估的工作,其办学思路和特色专业得到了评估专家的好评。
劳动关系系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多位教师曾赴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美国、荷兰、奥地利、捷克、丹麦、瑞典、日本、新加坡、韩国、越南等国进行考察、研讨和培训;参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劳动保障学会等高校和学术机构与团体的学术活动;多次接待来自德国、俄罗斯、挪威、美国、我国台湾地区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的劳动经济、劳动关系、工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我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本系与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海淀区总工会、门头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甘家口街道、北京建工集团、二商集团、华联集团、翠微集团、北京移动等单位签约建立教学实践基地,教学实践基地在接待学生参观访问、实习实训乃至促进就业方面已发挥了显著作用,成为了与课堂教学并重的第二课堂。
本系为学生搭建一系列自主性人才培养平台,发起举办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八届校级模拟招聘大赛,两届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职业技能大赛和五届校级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素质大赛,让学生在模拟竞赛中深化专业学习。
本系非常重视学生的科研工作,将学生科研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建设纳入专业培养方案。在2016年度学院优秀学生科研成果评审中,本系取得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已出版2009-2012届两专业学生优秀毕业论文集,2013-2016届论文集即出。举办两届品读经典读书会、六届大学生劳动关系论坛,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劳工关系学系和韩国高丽大学劳动学研究生院签约,师生定期互访交流。本系已同美国罗格斯(Rutgers)大学达成意向,双方合作培养“4+1”劳动关系硕士。
劳动关系系将以学科建设为主导,以高质量教学和高水平科研为中心,以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学科特色和优势专业建设,本系的目标定位是努力发展劳动关系特色专业和具有劳动关系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积极推进特色专业研究生教育,将本系建设成为国内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质量一流的教学和研究基地。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