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 桥
1、基本情况
劳动关系系教学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劳动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国际共运史学会理事,全国工会学研究会会员。
2、教育和工作经历
1985至今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教师
1982-1985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 硕士研究生
1978-1982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 本科
3、研究领域
劳动关系学、世界工运历史与现状、劳资关系国际比较研究、集体谈判集体合同制度
4、讲授课程
劳动关系学、比较劳动关系、集体合同制度与实务、当代世界工运现状
5、主要代表性成果
2015,与林燕玲合作,国际贸易中劳动者权益保障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新视野》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5.10全文转载
2013,郑桥,中国集体合同制度建设发展新趋势,《新视野》 第一期
2011,郑桥,集体谈判运行之中国模式(les differents modes de declenchment de la negociation collective en Chine),发表于法国杂志<Revue du Dedroit Compare du Travail et de la Securite Sociale>2011/2法国波尔多孟德斯鸠大学劳动法研究中心主编《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比较法通讯》,专栏“中国社会法趋势”
2011,郑桥,中国集体合同制度法律建设的思考——从地方立法看发展走向,《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第2期
2009,与吴亚平合作,The Chinese Trade Un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工会, Labor Trade Union Society 《劳动 工会 社会》白俄罗斯劳动与社会关系国际学院学报,第5期
2009,郑桥,中国劳动关系变迁30年之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新人力劳动关系》第2期
2009,与赵炜合作:,全球化视域下的劳动关系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第5期, CSSCI全文收录
2008,郑桥,从劳动合同法出台看中国劳动关系的演变与发展,《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第1期 ,CSSCI全文收录
2007,郑桥,没有工会,市场经济就不能正常运作,《南方周末》5月10日
2006,郑桥,工运史研究新视角,《史学理论研究》第2 期,CSSCI收录
2006,郑桥,从丹麦模式看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工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工会工作》全文转载
2005,郑桥,浅析执政党工会理论的经验教训——列宁斯大林工会理论比较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增刊:纪念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80 周年
2005,郑桥,关于农民工问题的深层思考,《新视野》第1期
2003,郑桥,面临严峻挑战的世界劳工运动,《新视野》第 6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工会工作》全文转载
2003,郑桥,全球化冲击下的劳资关系与工会运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7期
2002,郑桥,列宁、斯大林工会理论比较研究——兼析执政党工会理论方针的经验教训,《俄罗斯研究》第1期
6、学术著作和教材
1)专著《比较视野下的中外劳动关系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2)专著:《世界工会概况》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3)专著:《劳资谈判》,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
4)副主编:《劳动关系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5)副主编:《国际工会运动概况》,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
6)合著:《德国工厂之旅》中国书店,2009
7)参编《劳动法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
8)参编《中国劳动关系学》,中国工人出版社,2007年
7、科研课题(含横向课题)
1)参与常凯主,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劳动关系报告——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向,04AJL001,承担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部分
2)主持2008全总课题:《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动关系新变化以及工会应对策略研究
3)主持完成学院2005年课题:公共部门劳动关系与工会问题研究
4)主持北京市精品教材课题,集体合同制度(在研)
5)主持2007全总重点课题:《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劳动关系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6)参加2007全总重点课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工会对各国工会经验教训的借鉴——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篇》
7)主持2007年本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劳动关系专业特色建设研究与实践》,
8)主持《劳动关系学》精品课程项目
9)参与2006全总重点课题:《完善三方机制 构建和谐社会》
10)参与2007年ILO东亚局课题:《中国集体合同制度》
11)参与2005年全总国际调研课题《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工会》
8、学术交流、社会服务和政策参与经历
1、2010年,出席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变化中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应邀做大会发言《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变和工会面临的挑战》
2、2010年9月台湾,出席全球化下劳动关系与劳工处境学术研讨会,做大会发言《中国大陆集体协商的制度与实践》
3、2010北京,出席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经济社会转型期劳动关系与工会责任国际研讨会,提交研讨论文并做大会发言:《中国集体合同制度法律建设的思考——从地方立法看发展走向》
4、2010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出席回顾、评估与前瞻:中国工会法60年和劳动法1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并做大会发言《推进产业级谈判是完善集体合同制度的重要途径》
5、2009年广州,出席全球经济危机下的劳动关系和劳工权益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考验》
6、2008年北京,出席首届劳动关系论坛,提交论文《中国的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研究》
7、2008北京,出席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资集体协商研讨会,提交论文《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现状与问题探讨》并做大会发言
8、2008年,出席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年会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世界社会主义研讨会,应邀做大会主题发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劳动关系的变化与工人阶级的变迁》
9、2008年北京,出席东北亚四国论坛论文:《试析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中国劳动关系的走向》
10 2006年日本,出席亚洲社会论坛,做动态发言《中国集体合同制度现状及其走向》
担任地方工会顾问
担任某公司集体协商顾问
9、联系方式
邮箱、邮编地址
Zhqiao26@126.com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45号,100048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