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政府工会企业三位一体 政策制度资金保驾护航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记者张锐 郑莉)连日来,本报对全国政协工会界委员热议的“技工荒”问题给予了持续关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委员今天表示:“一定要把职业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
据全国总工会2012年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农民工技术水平低,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仅占10.5%,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26.2%,既未参加农技培训也未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68.8%。
在一些地区,职工技能水平低、缺乏职业培训、综合素质不高等因素导致的技工短缺,已成为影响企业开工、产业升级,甚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劳动者素质是影响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因素,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振寰委员表示,面对如此巨大的群体,单靠企业努力远远不够,必须放在国家层面考量,在制度、政策和资金上“给力”。
令他焦虑的是,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经费不断增加,但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占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却持续下降。1997年,中职占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为11.5%,到2009年降到了7.2%;2001年,中职与普高的学生平均预算比为2.53:1,到2010年则降至1.53:1。
“现在年轻人都想上大学,却没人愿做一个好技工,教育主管部门应有所反省。”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易军委员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颜辉委员均认为:职工技能水平、职业素质要提高,不能简单地把责任推给企业和职业培训学校,“国家得拿钱”。
全国人大代表王钦峰希望国家不仅应重视普通高等教育,还要提高中、高级职业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产业工人。
徐振寰委员建议,在理顺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关系的同时,应切实扭转教育经费严重倾斜于普通高等教育,忽视职业教育的局面。
“各级政府要积极转变对人力资本投入的观念认识,将它看作一项事关国力强弱、民族兴衰的基础投资。”全国总工会经审会主任李世明委员认为,应提高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比例,大幅提高政府对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经费补贴,特别是鼓励居民家庭将子女送入职业技术学校就读,并解决贫困农村家庭子女缺少职业教育机会的问题。此外,还应健全技能考核体系,并由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扶持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鉴定。
“应制定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规划,为我国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顶层设计。”徐振寰委员希望,最终形成政府、工会、企业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格局,共同破解“技工荒”。
(来源:工人日报)
据全国总工会2012年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农民工技术水平低,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仅占10.5%,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26.2%,既未参加农技培训也未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68.8%。
在一些地区,职工技能水平低、缺乏职业培训、综合素质不高等因素导致的技工短缺,已成为影响企业开工、产业升级,甚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劳动者素质是影响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因素,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振寰委员表示,面对如此巨大的群体,单靠企业努力远远不够,必须放在国家层面考量,在制度、政策和资金上“给力”。
令他焦虑的是,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经费不断增加,但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占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却持续下降。1997年,中职占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比例为11.5%,到2009年降到了7.2%;2001年,中职与普高的学生平均预算比为2.53:1,到2010年则降至1.53:1。
“现在年轻人都想上大学,却没人愿做一个好技工,教育主管部门应有所反省。”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易军委员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颜辉委员均认为:职工技能水平、职业素质要提高,不能简单地把责任推给企业和职业培训学校,“国家得拿钱”。
全国人大代表王钦峰希望国家不仅应重视普通高等教育,还要提高中、高级职业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产业工人。
徐振寰委员建议,在理顺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关系的同时,应切实扭转教育经费严重倾斜于普通高等教育,忽视职业教育的局面。
“各级政府要积极转变对人力资本投入的观念认识,将它看作一项事关国力强弱、民族兴衰的基础投资。”全国总工会经审会主任李世明委员认为,应提高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比例,大幅提高政府对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经费补贴,特别是鼓励居民家庭将子女送入职业技术学校就读,并解决贫困农村家庭子女缺少职业教育机会的问题。此外,还应健全技能考核体系,并由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扶持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鉴定。
“应制定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规划,为我国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顶层设计。”徐振寰委员希望,最终形成政府、工会、企业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格局,共同破解“技工荒”。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