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媒体与学校» 【中国青年报】赵鑫全:你以为你在辩论,其实只是在吵架——来,学点逻辑

【中国青年报】赵鑫全:你以为你在辩论,其实只是在吵架——来,学点逻辑

[发表时间] 2018-10-16           [浏览次数]

  逻辑思维训练有助于培养一个人的思辨能力。但是目前不少人缺乏批判性思维,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状态。还有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术中,都存在着思维不严谨、逻辑推导混乱的问题。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不重视逻辑能力培养和逻辑课程教学方式死板单一被受访者认为是目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上的主要问题。92.3%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72.5%的受访者认为培养逻辑思维有助于培养思辨能力,54.3%的受访者认为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受访者中,00后占0.7%,90后占29.4%,80后占53.3%,70后占12.8%,60后占3.2%。

 

  不重视逻辑能力培养和逻辑课程教学方式死板单一被认为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

 

  在天津某私企做市场营销工作的赵楠(化名)觉得自己逻辑思维不太好,“有时需要汇报市场方案,但我不能清晰地表达观点,有时会被别人的思路和方案带跑,没有自己的观点”。

 

  在上海某私企做公关工作的邹慧(化名)上学时参加了学校的辩论队,她觉得这让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打了四年的辩论赛,我觉得自己会很注意推导过程的逻辑性,语言表达上也清晰很多了”。

 

  调查显示,18.2%的受访者觉得自己逻辑思维很强,53.2%的受访者觉得比较强,24.9%的受访者觉得一般,3.1%觉得比较弱,0.6%觉得很弱。56.9%的受访者觉得现在人逻辑能力强,33.7%的受访者觉得一般,9.43%的受访者觉得弱。进一步调查显示,23.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完全掌握逻辑学知识,64.7%的受访者基本掌握,11.4%的受访者完全不知道。

 

  不重视逻辑能力培养(58.8%)和逻辑课程教学方式死板单一(51.1%)被受访者认为是目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上的主要问题,其他还有:过于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少(38.0%),课程难度与学生能力不匹配(38.0%),没有逻辑学的相关课程(37.6%)和只传授知识、不启发学生(19.2%)等。

 

  “我们的学生往往是直接‘蹦’出一个观点而没有推理。”北京海滨逻辑研究院院长胡海滨认为,我国青少年思维逻辑性较差,主要体现在对一些现象、问题的本质分析不清楚。“逻辑一种是形式逻辑,另一种是批判性思维,现在存在的问题普遍表现在后者。比如有的人因为判断不了对方的推理过程,很容易被说服。有些国内一流学校的学生,基础不错,但逻辑思维跟不上,缺乏运用和推导数据的能力,在国外学习时发明创造及论文成果写作不行”。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赵鑫全指出,我国的青少年逻辑思维中的推理能力比较强,但批判性思维比较弱。“比如通过公式x可以推导出y,记牢公式进行推导的过程是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体现在分析为什么x可以得到y,以及这个过程是否受到认可。这是和教育的整体环境有关的,现在我国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国外MBA等经济管理类考试中都有逻辑能力的考核,但是我们的考试中对推理能力的考察可以占到2/3,而国外则更多地侧重批判性思维的考察”。

 

  67.9%受访者建议将逻辑思维训练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调查中,92.3%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受访者认为培养逻辑思维的益处有:有助于培养思辨能力、不盲从(72.5%),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54.3%),有助于培养求真探索的精神(45.0%),有助于形成理性的生活方式(44.0%),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24.8%)等。

 

  赵鑫全认为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是判断别的观点是否正确。“网络上有很多‘键盘侠’,他们通常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别人的观点在讨论,而不是针对别人的论证,也就是说不清楚你得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这只能算做争吵,而不是讨论”。

 

  培养逻辑思维,67.9%的受访者建议将逻辑思维训练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54.0%的受访者建议提高逻辑学教师的数量和队伍建设,46.3%的受访者建议增设基础逻辑学课程,增加学习机会,40.6%的受访者建议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视启发教学,32.4%的受访者建议完善逻辑课程设计,制定科学考核方式,17.5%的受访者建议开展辩论等比赛,强化知识的应用。

 

  胡海滨认为,普通人培养逻辑思维可以从因果逻辑上加强,第一种可以看逻辑题库,看一些因果论证的练习,第二要构建自己的清晰表达,可以看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

 

  “逻辑思维是一门科学,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逻辑理论,学习辨识一些基本的逻辑谬误和批判性思维的规则。”赵鑫全认为掌握锻炼思维的工具是第一步,接下来要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地运用,“还可以看一些经典的法庭辩论词、批判性的文章。另外,还要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讨论要敏感,不要人云亦云”。

 

  作者: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孙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