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报】沟通是管理成功的首要准则
徐梦梦
一个好的管理,需要领导的德行、才能、魅力和执着,也需要好的团体构成和合作分工。老师的课堂讲授让我体会到如果一个领导者要管理好一个团队,那么他就需要具备领导的沟通能力,只有沟通顺畅,积极协调,才能使团体战无不胜。
科学家从事研究必需有一个团队,有一个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出思想,分科教授们各自承担分议题,实验师们24小时做实验盯着数据的变化。三方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发现科学的原理。一个首席科学家要取得显赫的成果,则需要超强的领导力,也就是需要杰出的沟通能力,把科研团体的配置和分工协调好,以集体的力量创造超越个人的品质。沟通是需要技巧的,需要认真学习和反复实践。
沟通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沟通的前提是被认同、被接受,想要与人沟通就要积极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自卑、不自负、不自我、要自信、要自强。俗话说“快乐的奶牛产奶多”,摆正自己的心态、提高做事的效率,快乐自己、幸福他人。
沟通者要有“品德”。古人说得好,以德服人、以德报怨、以德得天下。道德高尚的人,站得高看得远,得民心成伟业。董卓昙花一现,是因为他品德不高,一己私利置大业于不顾,为一红颜丢了性命;刘备以恢复汉室为己任,以德彰天下,得到英雄豪杰的帮助和扶植,最后建国。其实,现实中也是一样,就拿我来举例,我在班中不仅是班长,在老师的课上也是课代表,在平时的实验课上,大家的作业由我来检查,若是我平常以公谋私、偷偷给同学们划成绩,那么认真学习的同学一定会不满、老师也不会信任我,这样就是一个失败的管理者,表面上风光无限,但背地里却被人唾弃。“德者,得也”,我认认真真地检查同学们的作业,同学不懂的地方给他们讲解,我不仅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我们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做一个德者,就一定会得到我们应得的东西。因此说,德行是沟通的前提。
沟通者要有“能力”。仅仅有德是不足以沟通顺畅、管理得当的,这里需要沟通者的能力。能力越好,管理水平就越高。一个团体里的成员,有具备大局把握的领导者,有业务熟练但不善表达的竞技者,有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实干者。一个好的领导和沟通者,需要有聪明的脑袋,认清不同人的不同性格特点,然后把他们放在适合他们性格特点的位置上,接下来,让大家分工协作为了团体的共同追求,尽心尽力。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没有事业不成功的道理。
沟通者敢“牺牲”。沟通者也是凡人,凡人有凡人的自我盘算,这就会与被沟通者发生利益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沟通者需要审时度势地学会牺牲和奉献,既包括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也包括牺牲部分成全全体。个人集合成一个团体,各个的利益集合在一起,相互冲突,沟通者的任务,就是把大家共同的利益提炼出来,作为团体共同的追求。为了成就团体的共同利益,就得否定与团体利益不符的个人利益,这就是牺牲以成就团体。牺牲自己的利益是奉献者,牺牲少数成全多数,需要沟通者的魄力。在这个意义上,沟通者的沟通,其实是利益协调的能力。
沟通是民主管理的方式,管理有多种方法。简单粗暴的管理是强势的管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不平等的关系,是靠命令和服从来实现的。这种管理的效果是效率高,但是不利于长久的发展。沟通协商的管理是人性化的管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平等的关系,是靠内心的认同来实现的。这种管理的效果是见效慢,但是有利于长期的合作。从管理的本质上看,通过沟通的管理是好的管理方式,是民主在管理上的表现,因此,我们提倡通过沟通实现优秀的管理。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