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工报】四起安全生产事故 皆因违规操作惹祸
工人身陷污水池同事只会盲目施救、高空装空调却不系好安全带、女工操作机台却因长发送了性命、司机卸车不当致液化气泄漏引发爆炸火灾……日前,我省正式启动今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专项整治、执法警示等活动正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值此之际,本报特意选摘了近期省内外发生的四起典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进行宣传教育,以警醒广大职工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案例1
【有限空间中毒事故】
工人清理污水池时违章作业
同事盲目施救致7死2伤
事发经过:2019年2月15日23时许,东莞市中堂镇某纸业有限公司发生气体中毒事故,9名工人在一个污水调节池内进行年度清淤检修作业时被困,经全力救援和治疗,7名工人抢救无效死亡,2名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00万元。
根据东莞市应急管理局发布的事故调查报告,事故直接原因是污水处理班3人违章进入含有硫化氢气体的污水调节池进行清淤作业——作业前未采取通风措施,对氧气、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作业过程中未采取有效通风措施,未对有限空间作业面气体浓度进行连续监测;作业人员未佩戴隔绝式正压呼吸器作业和便携式毒物报警仪。此外,该企业其他从业人员盲目施救导致事故伤亡的扩大。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不具备有限空间事故应急处置知识和能力,在对污水调节池内中毒人员施救时未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和器具。
防范建议:国家一级安全评价师、化工专业高级工程师彭益石指出,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多种多样,其中,缺氧窒息与中毒的危险最大,是有限空间事故发生群死群伤的最常见原因。彭益石表示,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进入有限空间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且作业过程中要持续检测,有些情况半小时就要检测一次。此外,有限空间作业要有预见性,要事先做好应急准备,避免盲目施救。
案例2
【高处坠落事故】
高处作业未系好安全带 空调工坠地身亡
事发经过:2018年6月15日16时左右,某商旅酒店经理黎某向深圳龙岗区某家电维修部经营者李某订购一台空调并安装。19时10分左右,袁某和李某在三楼的玻璃雨棚上安装空调外机时,钢制银色扳手掉落,导致雨棚钢化玻璃破裂,造成袁某坠地身亡。
龙岗区应急管理局发布的事故调查报告认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违章冒险作业。袁某在玻璃雨棚上安装空调外机时未系安全带等安全防护用品,违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2014)“作业人员要正确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带”规定。此外,无证作业、违章指挥、安全防护用品缺失、未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等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防范建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系教授、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专家组成员谢振华指出,防范高处坠落事故,作业人员必须充分做好个人防护。包括安全带应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高度不低于腰部;安全帽要扣紧,且在作业期间不得摘取。安全带要定期检查,检查不合格的应报废。患有高血压、心脏病,以及酒后、精神不振者,严禁从事高处作业。高空行走、攀爬时严禁手持物件。
记者提醒,目前,广东省制定出台的地方标准《空调器高处作业安全规范》(DB 44/T 858-2011),从作业安全要求、作业安全防护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指引,广大企业和从业人员宜按要求执行。
案例3
【机械伤害事故】
上岗未戴帽子 女工被长发“要了命”
事发经过:2017年2月27日早晨,浙江某公司的包装车间主任姚某(女,长发且未戴帽子)与袁某一起调试剪板机。姚某负责量纸和塞纸,袁某按照姚某的指示调试剪板机调节杆。剪切完第一张纸板后,袁某发现一张剪切后剩余的纸板掉落在剪切机底部。当他蹲下身准备去捡纸板时,发现姚某身体被卷入剪板机底部的滚轴内,一动不动。袁某立即关掉电动机开关,叫来工人将姚某抬出来。经赶来的医生确认,姚某已经死亡。
事故调查组调查分析认定事故直接原因是:作为非剪板机操作人员,姚某未戴帽子裸露长发,在剪板机运行时违章冒险进入剪板机底部,头发被卷入辊轴进而身体被卷入,导致事故发生。
防范建议:安全工程高级工程师韩光胜指出,机械伤害事故的防范有三个方面,一是设备的本质安全,二是严格按章操作,三是做好个体防护。要正确安装和使用安全防护设施。设置连锁控制和紧急停车装置。严守操作规程,转动部件未停稳不得进行操作,转动机件上不得搁放物件,不得跨越、穿越运转的机轴等。做好个体防护,作业人员必须正确穿戴衣、帽、鞋等防护用具,女工要将头发盘入帽内;工作服应做到三紧:袖口、下摆、裤口要紧;酸碱岗位和可能有碎屑飞出的作业,要配戴防护眼镜。
案例4
【危化品装卸运输事故】
司机卸车不当致液化气泄漏 造成10死9伤
事发经过:2017年6月5日凌晨1时左右,一辆载运液化气的罐车在山东临沂某石化有限公司卸车过程中,液化气大量泄漏并引发爆炸火灾事故。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468万元。
事故调查组认为,肇事罐车驾驶员(事故中死亡)在极度疲惫状态下,操作出现严重失误,造成液化气大量泄漏,现场人员未能有效处置,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遇点火源发生爆炸燃烧。
防范建议: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是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点,因此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要特别注重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安全。空军勤务学院航空油料物资系讲师王文娟指出,危化品生产、经营、运输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危险化学品装卸环节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装卸场所、车辆安全和从业人员资格。危化品道路运输企业要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管理和驾驶员的管理。定期组织驾驶员、押运员进行驾驶安全、危化品运输及装卸车安全知识培训,重点防范驾驶员不按规定线路行驶、超速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针对装卸环节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制定操作性强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别是完善现场处置方案,定期组织操作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提高企业事故施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