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媒体与学校» 【羊城晚报】骑手变身个体户?专家:模式由来已久 平台:禁止诱导或强迫

【羊城晚报】骑手变身个体户?专家:模式由来已久 平台:禁止诱导或强迫

[发表时间] 2021-11-19           [浏览次数]

近日,外卖平台用工问题再受关注。有报道称,外卖平台强制性要求所有骑手注册个体工商户,从而规避用工主体责任,属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就此,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所谓“千万骑手变成个体户”是灵活就业行业中常见的“个体工商户模式”。目前“个体工商户模式”除了存在于“四通一达”和外卖行业,顺丰、滴滴等不同领域企业均含有该模式。除美团外,饿了么长沙某站点站长也曾在接受湖南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办个体工商户是我们公司入职的一个正常流程,不只我们这一个站点,我们公司4000名骑手都有这么个流程。”


为什么会有这个模式,此举是否意在逃避责任?对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孟泉表示,这种模式的出现不是最近才有的现象,而是一种历史性、行业性现象。


孟泉表示,“近些年来,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背景下,新个体经济兴起,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政策。一些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在地方政府指导下,探索推出了‘个体工商户模式’,引导灵活就业的自然人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争取享受个体户扶持政策等红利,从而降低用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创造增收机会。目前,‘个体工商户模式’不仅存在于新就业形态中,在传统企业中也有应用。”


孟泉介绍,“‘个体工商户’模式经历了三年多的发展,在行业内也形成了优胜劣汰的机制,一些违规违法操作的机构不断受到政府的批评、监督和惩罚,这促使一部分企业在提供给零工用工人员服务的工作中力求做到工作绩效、劳动报酬、劳务协议和税务代缴四流统一。这类合规企业也越来越受到新就业形态企业的青睐。这种模式首先不是最近才出现的,而是一种历史性、行业性现象;其次,这种模式并不具有任何强迫性,而是在劳动者了解了各种服务和政策红利之后的自愿选择,平台企业、灵活用工企业也在内部相应对这类中介机构实施监督政策和‘一违规、即终止’的预警机制。最后,个体工商户模式是对灵活用工方式的一个补充,并不影响灵活用工模式的多元发展格局。此外,需要注意个体工商户模式的隐患是平台劳动者发生争议之后,无法找到与劳动者对应的一方。因此,随着平台企业注意到这个隐患问题,也在协同中介机构,在政府指导下探索和研究劳动争议的调解机制,以找到更加适应这部分已经成为个体工商户的劳动者的救济方式。”


记者联系到美团外卖山东济南某合作商,“上周我们也已经接到了美团外卖要求治理这类做法的通知,”该合作商表示,“虽然这个问题是行业问题且由来已久,但随着最近出台的一些政策要求估计会带来新的变化。”


据了解,在美团外卖向合作商发出的《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倡议》中,从“思想引领、合规用工、健全制度、响应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等七个方面对合作商提出了新要求,明确提出了“禁止以任何形式诱导或强迫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转为个体工商户,规避用工主体责任的行为”,同时还号召合作商一起努力健全公平就业、劳动报酬、合理休息、劳动安全卫生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



(来源:《羊城晚报》2021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