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田田:以“八个相统一”引领“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建设
观 点
创新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既要强调思想政治引领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中的重要地位,又要明确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工会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的时代性和系统性要求。
加强工会对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是工运事业的重要法宝,也是工会工作的优良传统。全国总工会创新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部署,更好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原则,为“大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方法论指引,是创新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的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创新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既要强调思想政治引领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中的重要地位,又要明确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工会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的时代性和系统性要求。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讲政治是创新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的首要要求,必须突出“大思政课”鲜明的政治功能。学理性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以坚定的政治立场统领学理,以透彻的学理分析阐释政治,真正做到把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起来,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起来,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职工困惑,以强大的真理力量感召职工共情,帮助职工理解和掌握党的创新理论,通过理论学习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涵盖党的创新理论、改革发展成就、“四史”和中国工运史等多方面内容,重在加强职工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传授知识与传承信仰于一体,寓价值观引领于知识传授之中,以职工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等知识传授为载体,以立足岗位、争创一流,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价值引领为目标。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工人阶级故事、中国工会故事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职工听得进、学得会、用得上,引起内在共鸣,锻造出一支信念坚定、品德高尚、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新时代职工队伍。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既要弘扬正能量,传导主流意识形态,更要敢于直面问题,批判错误观点和思潮,以建设性为根本,以批判性为武器,发挥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方面,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性,澄清模糊认识,使职工筑牢大局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另一方面,通过旗帜鲜明地对错误言论进行剖析和批判,引导职工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头脑,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本质上既是深刻的理论课又是生动的实践课,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堂与红色工运教育实践阵地相融通,将线上云宣讲与线下实地宣讲相联通,将工会资源与院校资源、社会资源相贯通的“大课堂”。 “中国工人大思政课”要着力打造一批“行走的大思政课”,既要扎根车间、班组、生产一线,又要走进校园、企业、社区、机关,更要深入红色景点、名人故居、纪念馆、博物馆等实地,将沉浸式教学与体验式实践相结合,为广大职工搭建起人生出彩的思政大舞台,使职工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识,促进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把建功立业的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行动中。
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中国工人大思政课”要遵循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性规律,统一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材使用等方面的要求,也要针对职工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教学设计。通过“原汁原味”的理论宣讲,确保“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教学的权威性、科学性、规范性,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同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从破解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互动式、答疑式、服务式思政课讲述,通过情景短剧、动漫、微电影、快闪、文创产品等形式,打好多样化教学“组合拳”,增强工会思政引领实效。
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必须坚持党对“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工会干部、劳模工匠、专家名师、企业家等师资为主导,强化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充分发挥亿万职工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包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等群体在内的广大职工思政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理直气壮开好“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亿万职工中落地生根。但强调灌输性不等于搞填鸭式或千篇一律的“硬灌输”,要注重启发式引导,引领职工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依托“劳模工匠进校园”“阅读经典好书 争当时代工匠”“网聚职工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让职工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中国工人大思政课”通过工会院校、培训班设置思政课程,推出一批思政“金课”,发挥课程显性教育的直接性和针对性。同时,用好职工之家APP、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工运资源,发挥隐性教育全面渗透、灵活多变、持久长效的特点和优势,把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在平常,使思想政治引领连接课前课中课后全环节、贯穿职工成长全周期、覆盖工作生活全场域,实现“工会事事有思政、干部人人讲思政、工人处处学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