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媒体与学校» 【中工网】平台为骑手缴纳社保是"双赢思维"

【中工网】平台为骑手缴纳社保是"双赢思维"

[发表时间] 2025-02-26           [浏览次数]

2025年或将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历史性节点。


2月19日至20日,京东、美团、饿了么三大平台几乎同时发布社保缴纳计划。京东宣布,自3月起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美团称预计2025年二季度开始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饿了么发文称,2023年已启动蓝骑士社保缴纳试点,将继续落实政策倡导和要求的各项新就业群体社保方案。


一直以来,由于骑手与平台之间的复杂用工关系,骑手的社保权益长期处于模糊地带。如今,平台的表态被视为对这一群体权益保障的积极信号,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讨论。


“这是平台经济用工模式的重要转折点。”广东省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秘书长焦娟分析认为,此前平台通过协议将用工关系转移给第三方合作商的做法,导致骑手长期处于“劳动关系真空”状态。如今政策调整,或将推动行业重新定义“平台—合作商—骑手”三方权责边界。


广州市总工会律师服务团副团长徐嵩指出,平台为骑手缴纳养老保险,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大突破,彰显了头部平台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既响应了国家社保扩面政策,也为骑手提供了风险尤其是养老保障。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孟泉进一步指出,平台为骑手缴纳社保是一次社保融合平台经济发展规律的有益尝试,反映了兼顾平台可持续发展和骑手权益可持续保障的“双赢思维”,促使外卖平台、第三方合作企业、劳动者及其他生态参与方形成更紧密的共同体。


数据

受益群体有多大?


据全国总工会公布的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840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1%,主要是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根据广东省人社厅的数据,我省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在960万人左右,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美团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接单超260天的稳定骑手仅占11%(约81.95万人),而接单不足30天的流动骑手占比达48%。“如何界定‘稳定兼职’直接影响参保覆盖率。”徐嵩分析认为,若沿用这一比例,实际受益群体或在百万人左右。


据了解,自2022年起,美团先行启动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现已为7个试点省市的全量骑手缴纳职业伤害保费。


京东方面,记者留意到,自2024年底京东成为达达的控股股东后,目前京东外卖由达达秒送骑手配送。京东官方客服人员对外表示,全职骑手的招募细则正在制定完善中,现在的骑手包括骑士小队等,均属于外包。这意味着,达达秒送年活跃的130万骑手暂时将无法享受到这一社保新政策。


心声

期盼与顾虑交织


平台将为骑手缴纳社保的消息,如平地一声雷,在骑手群体中引发强烈“震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骑手对此既有热切期盼,也有现实顾虑。


“这是天大的好事”


“如果真能给骑手参加社保,那可是天大的好事!”55岁的周以富是美团平台的一名资深乐跑骑手,在手机上刷到参保新闻的那一刻,他难掩激动,忍不住拍手叫好。


在从事外卖配送的8年里,周以富保持着10个小时以上的日跑单时间,他最熟悉的工作保障是送出第一单后,平台自动扣除的每天2.5元人身意外险。


随着年岁渐长,周以富越来越担心自己未来的养老问题。令他发愁的是,工作多年,仅有一家企业为他缴纳过2年多的社保费,“要是送外卖也能参加社保,心里会踏实很多”,如此,他打算一直干下去,直到缴满规定的年限。


和周以富一样,在广州越秀跑单6年的骑手张伟也对缴纳社保举双手赞成。“我最关注医疗保险。”张伟来自湖南,在外卖这一行已坚持干了6年,家中有三个孩子。去年,张伟因肾结石做了手术,却因没有社保,又未在老家缴交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下简称“新农合”),只能独自承担全程费用。得知平台将为骑手缴纳社保,张伟满心期待:“有了职工医保,至少敢去医院看病了。”


52岁的何平则是京东平台上配送外卖订单的一名达达全职骑手。来自四川的他,此前已将老家的新农合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可在广州便捷就医。现阶段,他有着新农合、平台意外险及新职伤保障三层防护。而京东这一举措传来,让何平心里又多了些思量。他表示,自己当然愿意缴纳社保,但不确定是否在此次社保覆盖范畴,也不知平台承诺能否如实兑现。


“担心羊毛出在羊身上”


与中老年骑手的热切期盼形成对比的,是年轻骑手的现实考量,“每月多扣几百块,房租说不定都交不上了。”广州某外卖站点负责人彭园反映,在其面试的骑手中,年轻人大多态度鲜明,“宁愿多拿现钱”,尤其是那些生活压力较大、急需资金偿还债务或维持家庭生计的骑手。


1992年出生的覃荣来自广西,和妻子、儿子分隔两地,独自一人在广州工作。来自房贷、家庭开支的压力,迫使他不得不在主业之外兼职送外卖。他每天上线5小时,每月可获得约5000元的兼职收入。他告诉记者,自己已在老家缴纳新农合,且不会长期待在广州,不考虑缴纳社保这笔额外增加的支出。


当基本生活保障尚未稳固时,“用当下收入置换未来保障”就成了不少骑手的选择。据饿了么广州地区一名运营管理者刘森观察,骑手缴纳社保的意愿普遍不强。他透露,自去年起,饿了么就要求配送承包商与蓝骑士小队长以上的管理人员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保,自己也是从那时起才参加了社保,但有超半数队长主动放弃缴纳社保。


“多数人只把这行当过渡,谁会为临时工作舍弃眼前利益?”刘森直言,骑手流动性大,大部分把送外卖当作临时性、兼职性的选择,“而且长期高强度劳作,交通风险又高,这行确实不适合长久干下去”。


除此之外,骑手们心中还有着另一重隐忧:担心平台会将缴纳社保的成本转嫁到自己身上,进而压低骑手单价收入,最终“羊毛出在羊身上”。


刘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他自身所缴纳的社保标准为参照,单个骑手每月社保支出约1800元,其中配送承包商承担1300元,个人承担537元。对日均接单30次的骑手而言,相当于每单成本增加0.18元。他认为,平台既不敢贸然涨价以免流失客源,也难以独自消化巨额支出,“最终的结果大概率是平台、合作商、骑手三方分摊,而骑手作为弱势一方,很可能承担大头”。


建议

从“制度覆盖”到“权益落地”


目前,各平台尚未公布“实施细则”。能否真正实现从“制度覆盖”到“权益落地”的转变,需要观望。


焦娟认为,在平台实施社保缴纳过程中,首先面临全职、兼职骑手的认定问题,这决定了缴纳社保涉及的骑手数量。若缴纳社保涉及骑手的数量较少,其对行业的实际影响将小于宣传作用。


徐嵩认为,在实施过程中,复杂多变的骑手就业形态、“稳定兼职”的定义不明、跨区域流动性强、骑手户籍地与新就业地社保衔接机制的空白可能导致重复参保或断缴等,均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徐嵩建议,进一步细化“稳定兼职”认定标准,建立全国性社保信息平台,实现跨区域接续,并探索平台、骑手、消费者三方共担成本的可行模式。同时,强化执法监督,确保平台切实履行法定责任,真正实现从“制度覆盖”到“权益落地”的转变。


鉴于骑手群体中兼职比例高、跑单量与时间差异大的现状,孟泉建议,社保缴纳方案应配套一系列严谨的规则,并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迭代,既让政策充分惠及全职和稳定兼职骑手,又避免非骑手人员“搭便车”。


此外,平台在制定方案时,还需充分考虑骑手的实际需求。不同年龄、城市的骑手保障需求也存在差异,年轻人较看重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大龄骑手则看重养老保险。因此,有关部门和平台可以探索更加人性化的参保方案。


针对不愿缴纳社保的骑手,焦娟建议平台提供更多自愿选择的空间。对于未纳入社保缴纳范围的骑手,相关部门应给予密切关注,或推动全国统一的职业伤害保障体系的建立,或督促平台为这些群体购买商业保险,设立职业伤害救助基金,以全面保障骑手的劳动权益。



(来源:中工网,2025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