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 我校举办新就业形态民主管理创新实践论坛

我校举办新就业形态民主管理创新实践论坛

[发表时间] 2024-12-02           [浏览次数]

11月30日上午,我校在致远楼509会议室举办新就业形态民主管理创新实践论坛。中华全国总工会基层工作部副部长轩辕康健,上海市总工会劳动关系工作部部长曹宏亮,我校校长傅德印教授、副校长闻效仪教授,圆通速递工会主席黄敏、饿了么工会副主席周洋、滴滴工会副主席侯坤、顺丰集团工会员工关怀中心主任吴中华、美团社会发展中心总监陆平出席论坛,多名企业民主管理领域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傅德印校长在致辞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就业形态逐渐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带来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深刻变化。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不仅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面貌,也对传统的劳动关系和企业民主管理模式提出挑战。如何保障8400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基本权益,为他们提供更广泛的民主参与渠道和权益保护平台,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也是本次论坛关注的重点。希望论坛汇聚专家智慧,推动新就业形态领域企业民主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


轩辕康健副部长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推动平台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认清形势、把握规律,努力开拓平台企业民主管理新局面,尤其在新就业形态民主管理中,既要看到平台企业与传统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理论和规则的一致性,又要区分不同领域或规模的平台企业,因地制宜、因企施策;要在探索推进平台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中,充分考虑企业自有员工的利益诉求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利益诉求的不同,进而分类施策,创新更多相适宜的民主管理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



会上,上海市总工会劳动关系工作部部长曹宏亮,对全国范围内首创新就业形态协商协调的“上海模式”进行解读,并介绍了上海在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立法中的工作进展。圆通、饿了么、滴滴、顺丰和美团5家平台企业,分别对各自企业民主管理创新案例进行分享,展示了平台企业在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方面的责任担当。


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新就业形态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和优秀实践者的智慧与思考,共同探讨了新就业形态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与会者围绕信息技术进步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新就业形态的特点及其对稳就业的贡献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总结了部分平台企业在创新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论坛还提出了关于如何加强新就业形态民主管理的新思路和政策建议,旨在通过建立适应新就业形态特点的民主管理新机制,进一步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