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研讨会暨京雄西线数字智能助力区域发展高校联盟第二次会议在雄安新区召开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闻网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研讨会暨京雄西线数字智能助力区域发展高校联盟第二次会议在雄安新区召开

10月25日,由我校承办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研讨会暨京雄西线数字智能助力区域发展高校联盟第二次会议在雄安新区会展中心召开。河北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韩立群,我校校长、党委副书记傅德印,党委常委、副校长吴万雄,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郭建华出席会议。北京市、河北省 13 所联盟高校代表,雄安新区总工会领导和雄安新区教育局、智能领域企业代表以及我校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韩立群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社会各个领域。对工会组织而言,主动拥抱数字变革,推动人工智能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度融合,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必然要求。希望联盟各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产业需求,在科研攻关上更多聚焦一线难题,在资源共享上能惠及广大的劳动者。她表示,河北省总工会将积极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培育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大军。

傅德印介绍了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化校地、校际融合发展所取得显著成效。他在《促进人机协同就业岗位供需适配及路径优化》主旨报告中指出,人机协同不是“机器替代人”,而是“人主导、机赋能”,通过技术互补与智能协作,重塑岗位结构与技能边界,并提出了构建“技术—教育—市场—政策”四维协同体系的路径建议,强调要在AI时代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职工培训、劳动教育和劳动关系研究中的创新应用,形成教育与产业双向赋能格局。

郭建华以《工商一体化 数智创未来》为题做主旨报告,以“首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北工商、如何办好北工商”两个问题为引领,系统介绍了北京工商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特色与成果。他强调,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先行先试、应用为王、先立后破”,以信息化带动数字化、以数字化引领智能化,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治理能力。呼吁京雄西线高校联盟进一步加强智能合作,共同推动AI赋能教育教学、赋能管理、赋能科研,打造智能教育生态新样板。

研讨环节,联盟各高校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高校数字化转型”“智能教育与就业结构重构”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教育创新的重要引擎,高校应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职业培训等领域探索“AI+教育”新模式,培养适应人机协同就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各联盟成员高校代表纷纷表示,将以联盟为平台,进一步加强科研协同与资源共享,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未来,联盟还将继续积极探索高校与工会、企业、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形成“政校企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格局。

会议确定了下一任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并集体参观了雄安新区规划馆。

京雄西线数字智能助力区域发展高校联盟成立于2024年9月,由北京工商大学和我校牵头发起,联合北京市和河北省13所高校共同组建。本次会议在巩固前期合作成果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实践路径,推动京雄区域教育资源共享、科研成果转化与人才协同培养。


(涿州校区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