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第二届“劳动者杯”全国非虚构作品大赛颁奖典礼在我校举行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闻网

第二届“劳动者杯”全国非虚构作品大赛颁奖典礼在我校举行

10月18日下午,为传播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指导、我校主办的第二届“劳动者杯”全国非虚构作品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校区致远楼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邸元出席活动。著名影视演员、我校文化传播学院校友高圆圆受邀参加典礼,与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的师生代表及业界专家共同见证青年学子以非虚构作品记录劳动者故事、传播劳动精神的动人时刻。

典礼上,邸元代表学校党委致辞。他指出,举办“劳动者杯”全国非虚构作品大赛是学校践行“立德守正、崇劳创新”办学使命的重要举措,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劳动的价值愈发彰显、劳动精神的弘扬愈发重要,希望借助“劳动者杯”全国非虚构作品大赛,激励青年学子走出书斋、深入实践,在火热的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在与劳动者的交流中提升思想境界。

随后,大赛组委会主席、文化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系主任刘琳琳介绍了本次大赛的作品征集情况及评奖流程。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李啸洋代表大赛评审委员会围绕劳动与非虚构创作的时代意义发言。

颁奖环节,大赛评审委员会主席、我校文化传播学院院长王翠艳宣读了大赛获奖名单。北京大学文学院研究员路杨为文字作品一等奖获得者代表清华大学社会学专业董寅茜颁奖;高圆圆为短视频作品一等奖获得者我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马凯、李润熙、侯畅、康瀛天颁奖。

颁奖嘉宾代表高圆圆在致辞中表示,始终感念母校给予的滋养,是母校的教育引导自己关注社会现实、理解人性的复杂与丰盈。她鼓励同学们用一颗虔诚的心,去贴近土地,去感受烟火,用笔和镜头“让劳动的价值被真切感知,让劳动者的尊严被坚实地高擎”。文字作品一等奖作者代表、清华大学社会学专业董寅茜,短视频作品一等奖作者代表、我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马凯分享了各自的创作过程和获奖感受。

本届大赛以“新时代的劳动故事”为主题,于2025年7月11日正式启动。赛事共征集到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41所高校学生的111件参赛作品。经过入围评审与奖项评审两个阶段的严格评议,最终共有44件作品脱颖而出,涵盖文字作品、图片作品、短视频作品三大板块。随着两届赛事的连续举办,“劳动者杯”全国非虚构作品大赛正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高校中具备鲜明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文化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