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培养» 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

《社会研究方法》教学大纲

来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日期:2018-09-25浏览:52468

课程中文名称:社会研究方法

课程英文名称:Social Research Methods

课程类别:公共管理核心课程

          理论课程

授课对象:MPA硕士研究生

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

课程简介:

社会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学科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包括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具体方式,抽样的技术,定量、定性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以及调查报告的写作等。这些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以及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实际工作中。

教学目标:

社会研究方法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方法类课程。通过学习,学员要了解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过程,掌握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能够围绕具体的研究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和测量量表,进行概率抽样,完成调查过程;能够开展实地研究活动,进行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能够对各类调查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能够在各类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调研报告的规范化写作。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与讨论、学生实践指导

 

课程要求及考核方式:

学员必须了解社会研究的基本原理并掌握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将方法应用到具体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释之中。

考核方式强调应用性和操作性,要求学员选择一个研究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最终完成一份调研报告或研究论文。

课程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出勤、讨论、作业)40分 + 期末成绩(调研报告或研究论文)60分 = 100分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陈振明,《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2

2.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版,2013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第11版,2009

4.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重排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3

5.劳纶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版,2007

6.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版,2012

7.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重庆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0

8.劳伦斯·马奇、布伦达·麦克伊沃,《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上海教育出版社,第1版,2011

 

课程框架:

 

第一讲  社会研究方法导论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重点:社会研究的主要特征和困难、社会研究中的方法体系、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步骤

教学难点: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科学环

理论讲授内容:社会研究的方法论;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社会研究的过程;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实践环节: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讨论

案例讨论:在《管理世界》、《社会学研究》等相关社会科学学术刊物上选择几篇实证类的论文进行阅读,讨论它们分别采取了哪种社会研究方式和哪些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思考题:如何开展一项社会研究?

 

第二讲  选题与文献回顾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重点:选题的主要来源以及主要标准、文献回顾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选题的主要标准、文献回顾的方法

理论讲授内容:研究问题的来源;选题的标准;问题的明确化;文献回顾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实践环节:根据自己的选题,做一篇文献综述。

案例讨论: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或感兴趣的社会问题,选择一个可以研究的具体题目。

思考题:如何做好一篇文献综述?

 

第三讲  测量与操作化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重点:指标和量表的涵义、操作化的概念以及操作化的具体方法、信度与效度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操作化的具体方法、信度与效度的类型

理论讲授内容:测量的概念与层次;概念的操作化;指数与量表;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实践环节:设计一份测量职工工作满意度或心理健康的量表

案例讨论:在劳动关系和工会工作中,对于职工的工作满意度或心理健康状态等问题,如何进行操作化?

思考题:设计一份高质量的量表要注意什么?

 

第四讲  抽样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重点:非概率抽样的方法、概率抽样的原理、概率抽样的方法、样本规模的确定

教学难点:概率抽样的原理、样本规模的确定

理论讲授内容:抽样的类型;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概率抽样方法;户内抽样与PPS抽样;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实践环节:以自己的工作单位或所在社区的成员为抽样框,根据不同抽样方法的特点,进行抽样实践。

案例讨论:讨论不同抽样方法的优缺点。

思考题: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要考虑哪些因素?

 

第五讲  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重点:问卷设计中有关问卷的结构、问卷问题设计、问卷语言使用、问卷使用方式等;文献分析的主要步骤、内容分析的主要步骤、二次分析的主要步骤、现有统计资料分析的主要步骤

教学难点:问卷设计中容易出现的主客观错误;内容分析的主要方法、二次分析的主要步骤、现有统计资料分析的主要步骤

理论讲授内容:问卷设计(原则、步骤、结构等);调查研究的组织实施;文献研究的类型(内容分析、二次分析、现有统计资料分析)。

实践环节: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案例讨论:讨论具体的问卷设计问题。

思考题: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第六讲  实地研究和实验研究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重点:实地研究的主要过程、实地研究中注意事项及访谈技巧、无结构访谈方法、实地研究的优缺点;实验研究的主要逻辑和操作方法、经典实验设计、复杂实验设计、实地实验研究设计、实验研究中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实地研究中的访谈方法;复杂的实验设计方法、影响实验研究的因素

理论讲授内容:实地研究的类型和过程;观察法;访谈法;实验研究的类型;基本实验设计。

实践环节:实地开展访谈工作。

案例讨论:讨论问卷调查与观察法、访谈法的不同作用。

思考题:如何开展有效的参与观察和访谈工作?

 

第七讲  调查资料的分析与解释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重点:统计分析方法;定性资料的分析和归纳

教学难点:高级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

理论讲授内容:定量资料的分析方法(单变量描述统计、双变量统计分析、多变量统计分析等);定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举例说明法、比较分析法等)。

实践环节:自己收集的研究数据和资料,开展具体分析。

案例讨论:讨论数据分析结果的科学性。

思考题:如何评价数据分析的结果?

 

第八讲  调研报告的写作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重点:研究报告的主要结构和内容撰写结构

教学难点:研究报告撰写过程中的沙漏结构

理论讲授内容:研究报告的类型;写作思路和步骤;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研究方法课程总结。

实践环节:在前期练习和实践的基础上,撰写一份规范的调研报告。

案例讨论:分析一份报告的优缺点。

思考题:撰写报告要注意哪些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