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中文名称:公共安全管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EMERDENCY MANAGEMENT
课程类别:专业领域必修课
理论课程
授课对象:MPA硕士研究生
学分学时:2学分,32学时
预修课程:管理学、安全管理学
课程简介:公共安全管理学是MPA(公共安全管理领域)的专业领域必修课,也是核心课和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理论、历史沿革,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公共安全管理组织、管理系统、管理阶段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公共安全管理现状。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理论、历史沿革,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公共安全管理组织、管理系统、管理阶段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公共安全管理现状;使学生了解政府及民间组织如何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如何制定有效可行的灾害减除和应变措施,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了解公共安全管理的趋势和方向。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课程要求及考核方式:按时到课,认真听讲,积极讨论,完成作业;考试。
课程成绩构成:50%平时成绩+50%考试成绩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1.夏保成,张平吾 公共安全管理概论 当代中国出版社 第一版 2011年3月
参考书目:
1.夏保成 西方公共安全管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2006年6月
2.夏保成 美国公共安全管理导论 当代中国出版社 第一版 2006年6月
3.战俊红,张晓辉 中国公共安全管理概论 当代中国出版社 第一版 2007年1月
第一讲 公共安全管理导论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全危险方法、整合应急事态管理系统、应急事态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有准备的社区理论
教学难点:整合应急事态管理系统
理论讲授内容:
第一章 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
第一节 管理及管理学的概念
第二节 安全及安全管理的概念
第三节 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
第二章 公共安全管理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前公共安全管理时期
第三节 民防时期
第四节 美国公共安全管理模式的演变
第三章 公共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全危险方法
第三节 整合应急事态管理系统
第四节 应急事态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
第五节 有准备的社区理论
实践环节:
案例讨论:
思考题:
1.什么是管理及管理学?
2.什么是安全、安全管理与公共安全管理?
3.试述管理活动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4.试述企业安全管理的规则。
5.试述美国联邦应急管理总署确立的基本组织原则。
6.试述紧急事态、灾害、事故、突发事件的概念。
7.试述紧急事态管理的主要内容。
8.试述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机制的变迁阶段。
9.试述民防在公共安全管理上的职能。
10.试述西方国家公共安全管理理论中全面应急管理的含义。
11.试述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讲 公共安全的管理组织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美国的政府组织、人道主义组织:红十字会、志愿者组织
教学难点:
理论讲授内容:
第四章 政府组织.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美国的政府组织
第三节 澳大利亚的政府组织
第四节 新西兰的政府组织
第五章 非政府组织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人道主义组织:红十字会
第三节 教会组织:救世军
第四节 志愿者组织
实践环节:
案例讨论:
思考题:
1.试述美国联邦政府组织的应急管理体系。
2.试述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组织的应急管理体系。
3.试述新西兰国家级别的民防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4.美国参与公共安全管理的非政府组织有哪些?
5.试述红十字会的工作内容与基本原则。
6.试述志愿者服务机构在应急管理中的主要任务。
第三讲 公共安全的阶段管理(一)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灾害减除的基本概念、危险评估与脆弱性分析、防灾准备的概念与内容、规划应急事态行动预案、防灾准备的行动
教学难点:危险评估与脆弱性分析
理论讲授内容:
第十章 灾害减除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灾害减除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危险评估与脆弱性分析
第四节 灾害减除的战略与手段
第十一章 防灾准备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防灾准备的概念与内容
第三节 规划应急事态行动预案
第四节 防灾准备的行动
第五节 美国国家防灾准备
实践环节:
案例讨论:
思考题:
1.试述危险减除的基本概念及灾害减除的主要内容。
2.试述应急风险管理的五个步骤。
3.试述危险评估的四个步骤内容。
4.试述防灾准备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5.试述防灾准备的周期。
6.试述紧急事态行动预案的实质和内容。
7.试述紧急事态行动预案演习的模式。
8.试述家庭防灾准备的主要内容。
第四讲 公共安全的阶段管理(二)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灾害应对的概念和原则、灾害应对的程序和内容、灾后重建的概念和原则、重建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论讲授内容:
第十二章 灾害应对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灾害应对的概念和原则
第三节 灾害应对的程序和内容
第四节 “国家灾害应急预案”的启动
第十三章 灾后重建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灾后重建的概念和原则
第三节 重建的过程
第四节 “国家应急预案”与长期重建
实践环节:
案例讨论:
思考题:
1.什么是灾害应对?
2.试述灾害应对的三个原则。
3.试述灾害应对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4.什么是快速评估?
5.什么是初步损失评估?
6.什么是紧急事态行动中心?在什么状况下启动该中心?
7.试述紧急事态行动中心的启动程序。
8.什么是灾后重建?
9.试述灾后重建的四个阶段和内容。
第五讲 公共安全的系统管理(一)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指挥系统的概念、突发事件指挥系统的组织与行动、区域指挥一、公共信息管理
教学难点:通讯与信息系统的管理
理论讲授内容:
第六章 指挥系统管理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指挥系统的概念
第三节 突发事件指挥系统的组织与行动
第四节 区域指挥一
第五节 多部门协调指挥
第六节 国土安全部的指挥职责
第七章 通讯与情报信息系统管理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联邦通讯系统的组织与责任
第三节 通讯与信息系统的管理
第四节 公共信息管理
实践环节:
案例讨论:
思考题:
1.什么是突发事件指挥系统?
2.试述突发事件指挥系统的基本原则。
3.试述突发事件指挥系统的管理特征。
4.试述情报信息系统的组织和功能。
5.试述公共信息管理的目标与要点。
第六讲 公共安全的系统管理(二)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资源管理的原则和内容、资源分类系统的管理、后勤部门的组织结构及职责、后勤系统管理
教学难点:应急事态中的资源支持
理论讲授内容:
第八章 资源系统管理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资源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第三节 资源分类系统的管理
第四节 应急事态中的资源支持
第九章 后勤系统管理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后勤部门的组织结构及职责
第三节 后勤系统管理
第四节 新西兰的后勤系统管理
实践环节:
案例讨论:
思考题:
1.试述资源管理系统的构成、管理原则和内容。
2.试述资源管理的概念、原则与任务。
3.试述后勤系统的管理职责与管理内容。
第七讲 大陆地区各类灾害与安全管理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论讲授内容:
实践环节:
案例讨论:
1.自然灾害事件案例
2.事故灾难事件案例
3.公共卫生事件案例
4.社会安全事件案例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