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培养» 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

《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教学大纲

来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日期:2018-09-26浏览:52468

课程中文名称:劳动争议处理实务

课程类别:专业领域必修课

授课对象:MPA硕士研究生

学分学时:1学分,16学时

预修课程:劳动关系学、劳动法学、工会基础理论

课程简介:

《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是研究劳动争议处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

课程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关于劳动争议处理的相关理论和法律制度,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一是关于劳动争议处理的实践问题,即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处理好劳动争议,实现劳动关系的平衡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制度是本课程的基础内容,在掌握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分析和讨论劳动争议处理的具体案例,探讨在中国国情背景下如何正确处理劳动争议,包括劳动争议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理,了解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历史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掌握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制度和程序,并能结合理论具体分析和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符合劳动争议仲裁员和劳动争议调解员的知识要求。

通过学习,同时使学生在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思想道德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具备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各地各级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员独立工作的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准。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

课堂教学与自学相结合。

课程要求及考核方式:

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要求学生对劳动关系学、劳动法学、工会基础理论等相关的基本概念原理有所了解,掌握劳动争议处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处理劳动争议的技巧和方法,保证出勤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作业。

考核方式为出勤考核、平时口头和书面作业考核、期末考查考核。

课程成绩构成:

课程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讨论、作业,占40%;

期末成绩包括期末进行的考试或者考查,占60%。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李克、宋才发:《劳动纠纷案例》,人民法院出版社,第1版,2004

2.黄松有、黎建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条文讲解与案例分析》,人民法院出版社,第1版,2008

3.孙德强:《中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第1版,2004

4.王家宠、钱大东:《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关系》,中国工人出版社,第1版,2004

5.T.哈纳米(日本)、R布兰佩因(比利时):《市场经济国家解决劳资冲突的对策》,中国方正出版社,第1版,1997

6.王全兴 :《劳动法》,法律出版社,第1版,2004

7.郑尚元:《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法的现代化——中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反思与前瞻》,中国方正出版社 ,第1版,2004

8.范跃如:《劳动争议诉讼程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6

 

 

课程框架:

 

第一讲  劳动争议处理概述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

劳动争议的概念;

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程序和特殊程序。

教学难点:

劳动争议与民事争议、行政争议的区别。

理论讲授内容:

劳动争议的概念、特点和种类;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历史沿革;

劳动争议处理相关法律法规;

劳动争议处理的一般程序和特殊程序;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

实践环节:

案例讨论:

案例一:工会主席调解的法律问题——析论劳动争议的定性及处理程序。

案例二:职工胜诉还是企业胜诉?——析论劳动争议处理中的用法原则。

思考题:

劳动争议与劳务纠纷有何联系和区别?

 

第二讲  劳动争议的协商和调解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

劳动争议调解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

劳动争议和解协议和劳动争议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理论讲授内容:

劳动争议协商的概念和特点;

劳动争议协商的途径和方式;

劳动争议和解协议的效力;

劳动争议调解的概念和特点;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调解程序;

劳动争议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实践环节:

案例讨论:

案例一:法院会支持董某的诉讼请求吗?——析论劳动争议和解协议的执行。

案例二:工人怎样才能尽快拿到被拖欠的工资?——析论支付令在劳动争议调解中的运用。

案例三:经理的做法违法吗?——析论劳动争议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思考题:

    工会在劳动争议调解中的身分和地位?劳动争议调解的难点何在?如何解决?

 

第三讲  劳动争议仲裁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

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和期间;

一裁终局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理论讲授内容:

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和特点;

劳动争议仲裁组织的设立和管辖;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和期间;

劳动争议仲裁的法律效力。

实践环节:

北京,考察和了解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构成的三方之一——企业一方的组织机构的名称、办公地点

案例讨论:

案例一:马某的申请仲裁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析论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和期间。

案例二:仲裁委会做出怎样处理?——析论劳动争议仲裁回避程序。

案例三:仲裁委为何不受理?——析论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思考题:

模拟仲裁:她的劳动合同能解除吗?

 

第四讲  劳动争议诉讼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

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

教学难点:

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律适用。

理论讲授内容:

劳动争议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劳动争议诉讼的程序;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和期间;

劳动争议诉讼的费用;

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

 

实践环节:

案例讨论:

案例一:职工们该怎么办?——析论劳动争议诉讼的执行。

案例二:小王怎样才能证明自己与企业的事实劳动关系?——析论劳动争议诉讼中证据的重要性。

案例三:指出该案的不合法之处——析论劳动争议处理中的程序。

思考题:

    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律适用存在那些问题?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