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中文名称:工会基础理论
课程类别:专业领域必修课
授课对象:MPA硕士研究生
学分学时:1学分,16学时
预修课程:政治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
课程简介:
工会基础理论是研究工会是什么、为什么和干什么的学问。
工会基础理论是从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出发,研究工会组织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课程。
其研究对象包括三个层次:①工人阶级的状况;②工会组织的状况,包括工会的性质和地位;③工会活动的规律,包括工会的职能和作用。这三个部分的逻辑关系为:第一部分是工会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阶级是工会的阶级基础,是工会活动直接的现实的社会基础。第二部分是工会基础理论的核心。工会性质的理论,是工会理论的核心内容。工会的性质决定工会的地位,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的地位,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对工会实践的作用和影响。第三部分是工会的基本职能和社会职能,是贯穿工会理论始终的一条主线落脚点,具有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会基本理论,了解工人阶级的发展变迁和内部结构,工会的本质属性和一般属性、工会的法律地位和现实地位、工会与工人阶级政党、政府和企事业行政的关系、工会基本的社会职能等。
通过学习,同时使学生在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思想道德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具备地方工会、产业和企业工会干部独立工作的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准。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
课堂教学与自学相结合。
课程要求及考核方式:
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要求学生对政治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等相关的基本概念的原理有所了解,掌握工人阶级、工会性质、工会地位、工会职能等基础理论,保证出勤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作业。
考核方式为出勤考核、平时口头和书面作业考核、期末考查考核。
课程成绩构成:
课程成绩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讨论、作业,占40%;
期末成绩包括期末进行的考试或者考查,占60%。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李德齐主编,《工会基础理论概论》,中国工人出版社,第1版,2006
2.刘元文主编《工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1版,2008
3.冯同庆、许晓军主编,《中国职工状况——内部结构与相互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版,1993
4.常凯主编:《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中国劳动出版社,第1版,1995
5.孙中范、按苗、冯同庆主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工会理论纲要与述评》,人民出版社,第1版,1997
6.Chan A, Labour Regulations in Foreign-funded Ventures, Chinese Trade Unions, and the Prospects for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O’Leary G ed, Adjusting to Capitalism: Chinese Workers and the State, New York: M. E. Sharpe, 1998
7.陈秉权:《中国工会的改革与建设(1984-1993)》,中国工人出版社,第1版,2001
8.常凯 乔健主编:《WTO:劳工权益保障》,中国工人出版社,第1版,2001
9.常凯著:《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1版,2003
第一讲 工人阶级的产生及其发展状况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
工会的产生
教学难点:
如何认识当前我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理论讲授内容:
工人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工人运动的发展;
工会的产生;
当前我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实践环节:
案例讨论:
案例一:二七大罢工的成与败——析论工人阶级群众团结起来的力量。
案例二:从“开胸验肺”说起——析论工人阶级中农民工阶层的生存状况。
思考题:
结合现阶段农民工的实际分析我国工人阶级的现状。
第二讲 工会的性质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
工会的基本属性
教学难点:
工会的代表性
理论讲授内容:
工会的基本属性;
工会的一般属性;
工会的代表性;
工会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不可或缺的组织。
实践环节:
案例讨论:
案例一:表现好的服务员才能加入工会吗?——析论工会的基本属性。
案例二:私企业主是党员就能入会吗?——析论工会的阶级属性。
案例三:“状告工会第一案”—— 析论工会的代表性。
思考题:
当前工会组建中的问题分析。
第三讲 工会的地位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
中国工会与西方工会地位的不同
教学难点:
中国工会地位的两重性
理论讲授内容:
工会地位的概念;
工会的法律地位和现实地位;
中国工会与西方工会地位的不同;
中国工会地位的两重性。
实践环节:
案例讨论:
案例一:有罢工权就有地位吗?——析论西方工会地位。
案例二:工会权利大地位就高吗?——析论工会法律地位和现实地位的关系。
案例三:我为什么感受不到主人翁的地位?——析论劳动者和工会地位的两重性。
思考题:
有人认为,赋予工会组织罢工权,我国工会就有地位,你怎么看?
第四讲 工会的职能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
工会的基本职能和工会的四项社会职能
教学难点:
工会四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理论讲授内容:
工会职能的概念;
工会职能的历史演变;
工会的基本职能和工会的四项社会职能;
工会四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实践环节:北京,了解企业工会在干什么?
案例讨论:
案例一:从一个西方幽默谈起——析论工会职能的社会认可度。
案例二:没有维权就可以没有工会——析论市场经济下工会的基本职责。
案例三:吹拉弹唱不能只搞也不能不搞——析论工会四项职能的相互关系。
思考题: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谈谈如何发挥好工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