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MPA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社会保障与工会帮扶
课程英文名称:Social Security and Trade Unions Help
课程类别:专业领域选修课
理论课程
授课对象:MPA研究生
学分学时:1学分,16学时
预修课程:社会保障与工会帮扶
课程简介:《社会保障与工会帮扶》介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工会性质、地位与职能,分析了工会在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回顾了相关的理论渊源,探讨了西方国家和我国工会的保障工作,以及我国的工会帮扶工作。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各种社会保障理论、工会理论,了解典型国家工会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政策实践,并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对我国工会社会保障工作,尤其是工会帮扶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自觉关注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工会与社会保障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关心国家和全球的工会与社会保障发展。
教学方式:1.本课程以课堂教授为主,增加案例教学、分组讨论、主题汇报的比重,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工会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工会帮扶的基本原理和实务操作;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社会实践,给学生接触实际的机会;3.学生课上多发言、多质疑、勤思考,课下预习和复习教材,并阅读大量的指定文献,写读书笔记,做调查研究,写实践报告,做适量的作业题。
课程要求及考核方式: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查阅中外典型国家工会在社会保障领域的理论与政策实践,每位同学都要做PPT进行主题汇报。
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和验收。本课程为考查课,注重平时成绩和期末论文成绩相结合。期末论文以运用工会与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与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并应用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课程成绩构成: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课堂考勤、主题汇报及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评定。
教材及参考书目:
指定教材:
1.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沈琴琴,吴亚平.工会管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参考书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冯同庆.工会学——当代中国工会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第一讲 社会保障概论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重点:社会保障的含义,社会保障体系,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简史、社会保障主要模式。
教学难点:社会保障的含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简史。
理论讲授内容: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概念界定
一、国外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二、港澳台地区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三、内地学者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第二节 社会保障体系
一、社会救助
二、社会保险
三、社会福利
四、军人保障
五、补充保障
第三节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时期
第四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模式
一、社会保险型模式
二、福利国家模式
三、强制储蓄型模式
四、国家保险型模式
实践环节:教室,课堂讨论
案例讨论:1.请每位同学谈谈享受过哪些社会保障待遇?
2.观看相关视频,讨论典型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情况
思考题:
1.名词解释: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企业年金、慈善事业、家庭保障。
2.简述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史。
3.简述四种社会保障模式的代表国家及特点。
第二讲 工会概论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重点:工会的概念和理论,工会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工会的性质、地位和职能。
教学难点:工会的性质、地位和职能。
理论讲授内容:
第一节 工会的概念和理论
一、工会的概念
二、工会理论
第二节 工会的产生与发展
一、世界工会运动历史回顾
二、中国工会产生与发展历程
第三节 工会的性质、地位和职能
一、工会的性质
二、工会的地位
三、工会的职能
实践环节:教室,课堂讨论。
案例讨论:
1.为什么说工人阶级是工会产生的阶级基础?
2.中国工会基本职责与四项职能的关系是什么?
思考题:
1.简述工会的职能。
2.论我国工会的地位。
3.论我国工会发展历史及趋势。
第三讲 工会保障工作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重点:工会保障工作的历史回顾,西方社会保障中工会的作用,我国工会保障工作。
教学难点:西方社会保障中工会的作用,我国工会保障工作。
理论讲授内容:
第一节 工会参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一、工会保障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工会保障工作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国外工会保障工作
一、西方社会保障中工会的作用
二、俄罗斯的社会保障与工会参与
三、瑞典的社会保障与工会参与
四、卢森堡的社会保障与工会参与
第三节 我国工会保障工作
一、工会协助党政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二、工会开展职工互助保障活动
三、工会做好职工劳动工资、职工福利工作
实践环节:教室,课堂讨论。
案例讨论:
1.瑞典工会在社会保障中发挥哪些作用?
2.我国工会是如何开展职工互助保障活动?
思考题:
1.简述工会保障工作的发展历程。
2.西方社会保障中工会发挥哪些作用?
3.我国工会在社会保障中的工作有哪些?
第四讲 工会帮扶
学时分配:4学时
教学重点:送温暖工程的形成和发展,困难帮扶中心开展帮扶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困难帮扶中心帮助农民工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教学难点:困难帮扶中心开展帮扶工作的内容和方式,金秋助学活动。
理论讲授内容:
第一节 送温暖工程
一、工会送温暖工程的历史发展
二、送温暖工程的主要内容和工作理念
三、送温暖工程的创新与发展
第二节 困难职工帮扶中心
一、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发展
二、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的职能定位和基本要求
三、困难帮扶中心开展帮扶工作的内容和方式
四、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金秋助学活动
一、金秋助学活动要求
二、金秋助学跟踪回访制度
第四节 做好农民工工作
一、维护农民工的劳动经济权益
二、困难帮扶中心帮助农民工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三、积极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行动”
实践环节:教室,课堂讨论。
案例讨论:
1.困难帮扶中心开展帮扶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有哪些?
2.我国工会是如何做好农民工工作的?
思考题:
1.简述送温暖工程的基本要求和工作理念。
2.论困难帮扶中心开展帮扶工作的内容和方式?
3工会金秋助学活动要求有哪些?
4.困难帮扶中心如何帮助农民工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