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院系新闻

乔健系主任赴美参加国际劳工组织学术研讨会

时间:2011-03-01

   

      “东西交汇:国际劳工组织从日内瓦到环太平洋”国际研讨会于2011年2月3-5日在美国加州圣巴巴拉大学(UCSB)举行,研讨会由圣巴巴拉大学历史系“工作、劳工与民主研究中心”和环球与国际研究系共同举办,国际劳工组织世纪项目资助。研讨会旨在考察国际劳工组织在环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在20世纪后半叶,这一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最为重要的地区,是低工资制造业、越洋贸易和经济竞争的中心地带,研讨会希望廓清国际劳工组织如何界定“发展”的概念,提升劳工标准,促进妇女权益,并与民族国家和非政府组织展开合作。来自欧洲、拉丁美洲、亚太和美国的历史学、劳动法学、社会学、劳动关系、国际问题研究等不同领域的学者3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2月3日研讨会开幕,圣巴巴拉大学校长David Marshall教授、“工作、劳工与民主研究中心”主任Nelson Lichtenstein教授和国际劳工组织世纪项目主任Emmanuel Reynaud致开幕词。在随后的三天研讨中,各国学者围绕着“战后ILO的发展与技术援助”、“ILO和拉丁美洲的法律和贸易模式”、“ILO与亚洲工业化的法律模式”、“国际政治经济与劳工标准问题”、“ILO对人权和社会福利保护的影响”、“性别和种族的国际劳工标准”以及“ILO关于保障劳工团结权的规定与工人权利”等主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在2月3日和4日的晚间,研讨会特别设置了两个基调报告,分别邀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历史系Leon Fink教授作了“海上血汗工厂——全球化工业中的劳工:1800-2010”的报告,澳洲悉尼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Anita Chan教授作了“中国劳工三权保障的现状与走势”的报告,两个报告受到与会者的欢迎并引发了激烈辩论。

      在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中国学者中,我院劳动关系系主任乔健副教授作了“中国特色的三方协调机制”的报告,南京大学法学院的周长征副教授作了“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权益的法律保障:基于国劳标准的评估”的报告,他们并回答了与会者提出的问题。报告深化了各国学者对中国劳工状况和劳动关系制度的了解。

      本次研讨会是国际劳工组织百年(1919-2019)纪念活动的组成部分,它开启了多学科研究国劳、全球化和劳工问题的帏幕,并在比较研究等方法论方面给人以启迪和借鉴。

 

   

 

    研讨会结束后,乔健副教授还访问了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劳工和雇佣研究所,并应邀作了中国劳动关系现状的学术报告,他并与洛杉矶大学劳工和雇佣研究所所长Chris Tilly教授、社会学系李静君教授、人类学系阎云翔教授、劳工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黄道权等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