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8日,我系在本部系会议室召开了“暑期学生实习经验交流会”。会议由辅导员刘娜老师主持,系主任乔健老师做了总结点评,近20名同学到会参与经验分享。同学们参加实习的单位有西城区工会、海淀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朝阳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万宝盛华人力资源咨询管理公司,北京市同创联行房地产咨询公司等。
同学们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实习经历,包括寻找实习地点、工作内容、领导反馈等内容。07级人力2班的张菁同学在海淀区劳动局仲裁科实习,她详细叙述了仲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包括“开庭前所有的程序都要进行调解”、“证据交换的过程很重要”等等,她也给出了自己工作中的一些感悟,“企业并不总是强势一方,很多人会钻企业现有的漏洞。”随后,在海淀区劳动局实习的其他同学也纷纷发言,其中08劳动关系专业的苏艳敏同学发出的劳动调解难度越来越大,调解空间越来越小的感言,也佐证了今年我国争议调解率不断下降的现实。同时,会上发言的不只是由系里组织实习的同学们,很多自主实习的同学也在会上发言,如07级劳关1班的袁莹同学,她在朝阳区劳动局仲裁委找到了实习机会,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先后在书记员、档案整理员、仲裁员等几个岗位上锻炼,收获颇丰。
假期中,我系不仅有在劳动行政部门实习的同学,也有在各企业实习的,比如参加本次交流会的就有在珠宝公司实习的08劳关的刘卓儒同学,在猎头公司实习的08人力的谢恒,在土地项目策划咨询公司实习的08人力的张敬同学,他们也谈了自己的体会。
同学们普遍谈到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的利弊及其改进期待。由于四年级同学的专业思维已经形成,所以他们较透彻地分析了其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联系、专业课程设置和实习工作的时间安排等问题。如袁莹通过对自身事例的分析,说明了我系学生由于专业特点而在做劳动争议处理实务中具有明显优势。乔健老师在最后的总结中提出,同学们应当透过实习,反思学系和自己在培养方案和知识能力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培养自己的实务工作能力,养成专业政策意识和职业意识等意见,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的思考空间。他指出,实习是教学的一个环节,而学系还会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活动。
虽然会议告一段落,但我系的实习就业工作仍在稳步推进,并会尽可能多的提供集中实习机会,以利于同学们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