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同学参加“安全帽读书会”活动
2009年12月13号上午,劳动关系系几位同学参加了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举办的“安全帽读书会”活动,这是“安全帽”今年组织举办的第六次读书会活动”。安全帽大学生志愿者流动服务队,简称“安全帽”,是由北京高校的一些大学生组成的松散的志愿者网络,依托高校学生社团,开展调研和志愿服务,目标人群主要是建筑业农民工。
清华参加“安全帽读书会”的同学主要是社会系的学生,他们更多的是从劳工角度研究劳动关系,因此他们所陈述的见解与我们劳动关系专业的学生有一些有趣的差异和共同之处。在读书会上,我们与清华大学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并就相关问题阐述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讨论中谈到工会问题,我们的观点出现了交锋。清华大学的同学认为中国工会在解决劳动争议中不怎么起作用的,工会的力量太弱。而我们持不同意见,我们以大连开发区工会的例子向其充分证明,我国工会正在改进,力量正在不断加强。再有清华的同学认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基本上是不作为的,我们也举例予以反驳,如我们学校就在为培养工会干部努力着,我们学校的教师也在全国各地参与劳动关系研讨。清华的学生对劳动关系领域里的许多问题颇有自己的看法,但我们劳动关系专业的同学也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在一些论题上可以明显地显示出我们专业学生的优势,这点足以让我们引以为豪。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的观点也时常受到清华同学的质疑。在谈到我校教师们积极参与国际劳动关系研讨,进行中外劳动关系比较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劳动关系发展模式时,清华的主持人就反驳,中国与西方国家相比没有意义,因为我们没有共性。我们认为,学习西方不是照搬西方的模式,而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建立适合中国的发展模式,因而向西方学习和借鉴是很有必要的。在谈到现有工会组织力弱,在工人心目中没有地位时,对方提出可以在工人群体中建立新的更能为工人说话的新型工人组织;我们持不同意见,因为中国工会是一元制的,重新建立其他形式的工人组织不太现实。
在与清华同学交流的过程当中,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有很多欠缺,还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经过这次交流会我们会更加注意专业课的学习。同时,我们觉得有必要在我们专业的学生中开展类似的活动,只有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学习的知识是有用的,大家才会更主动、更用心地去学习。
清华大学“安全帽读书会”的同学对我们的劳动关系专业很感兴趣,戏称我们是研究工人的“正规军”,他们是“杂牌军”,当然这也是他们太过自谦了,我们只是研究的着眼点不同。在我们要离开时,他们还咨询我们学校的情况,表示很希望来我们学校听老师讲劳动关系理论。我们也不失时机地将我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推销了一把。
最后,希望我们劳动关系系能为大家多安排一些实践活动,让大家学会运用平时所学的知识,把学生培养成劳动关系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赵新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