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院系新闻

探寻经济危机下的劳动关系运行和治理模式——第二届“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侧记

时间:2009-11-22

香港理工大学潘毅教授在演讲

     11月20日下午,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在中工大厦成功举行。此论坛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院60周年校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危机·合作·创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院长沈琴琴教授代表院方为论坛致词,对各界来宾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多年来对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贡献,更提出了要积极贯彻中华全国总工会王兆国主席提出的期望,即在未来5-10年内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设成为第一流的劳动科学研究型大学,整个论坛在欢愉的气氛中展开。

     本届论坛邀请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潘毅教授、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高级劳资关系专家李昌徽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公共和社会管理学系Bill Taylor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冯喜良教授、大连经济开发区工会主席苗丰仁等多位专家学者,与我院学者围绕“危机·合作·创新”这一论坛主题及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劳动关系与治理对策、工会的改革与创新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论坛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院长杨汉平教授主持,有四位专家从分别各自的研究角度向大家介绍了目前劳动关系领域中的一些热点研究。苏海南研究员就“金融危机下我国劳动关系的新挑战及对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曾湘泉教授以“日本在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迁”为例,诠释了全球竞争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融合的趋势;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潘毅教授则以“建筑工人讨薪过程中的集体意识”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当前中国工人阶级形成的状况;紧接着,大连经济开发区的工会主席苗丰仁主席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给大家介绍了他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大连工会工作的有效方式以及经验。发言结束后,在杨汉平教授的主持下,与会嘉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涉及如何维护建筑业农民工合法权益、我国劳动政策的调整以及现实中工会的工会方法等方面,气氛热烈。论坛第二部分由林燕玲教授主持,国际劳动组织李昌徽首先发言,他比较了多个国家的工会组织率以及集体合同覆盖率,指出随着中国近些年来的发展,工会的组织率以及集体合同的覆盖率在同步提高;而来自香港的Bill Taylor则从劳动关系历史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对现实中诸多问题和现象的思考;随后,冯喜良教授就近期劳动争议的现状以及变化进行了分析,我院法学系副主任孙德强教授就“如何完善工会会员的救济途径”进行了阐述,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主任乔健副教授代表主办方对论坛的发言进行了简单的评述,提出本论坛一直坚持“理性、务实、学术”的理念,为学界提供用理性的态度关注劳动关系、讨论劳动问题的平台,尤其是要致力于集合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集思广益,给大家更多的借鉴。这种不同学科的交流和沟通,将非常有助于加深对现实劳动问题的理解。他并提出要致力于研究经济危机下的劳动关系运行和治理模式。最后,论坛在沈琴琴副院长的闭幕致谢词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