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4日,应德国工会联盟和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的邀请,我院李德齐院长、劳动关系系乔健主任和劳动关系系王侃博士会晤了德国工会联盟(德工联)代表团。代表团由德工联主席麦克·索默(Michael Sommer)率领,成员包括德工联国际工会政策部主任沃尔夫冈·路德维奇(Wolfgang Lutterbach)等四名代表。
会晤中,双方就中国农民工问题和未来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应德方提议,李德齐院长和乔健副教授分别就中国农民工问题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及工会农民工工作谈了各自的看法。李德齐院长指出,农民工是中国在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也是中国政府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模式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涉及人口自由流动与人口可持续保障的问题。现阶段,随着第二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中国劳动力的主体,农民工群体的权利意识和组织意识随之增强,农民工对于工会组织及工会维权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乔健主任表示,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转变了治理态度,加大了对于农民工权益的制度及法律保障力度。中国工会把维护农民工权益当作首要任务。截至当前,已有超过7200万农民工加入工会,工会还通过跨地区法律服务的方式,保障农民工在流动过程中的合法利益。同时,工会也在加强集体谈判与集体协定的覆盖面,通过强化集体劳动关系来保障农民工的权益。
会谈中,德方提出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李德齐院长和乔健主任都认为,社会保障是一个亟待完善的领域。现阶段,包括农民工社保接续等方面的事项已经成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工会应该并能够在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农民工融入城市并取得更好的生计保障。
德工联主席索默先生表示,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专家的会谈令德方受益匪浅。在全球化和欧盟一体化过程中,德国工会也面临着保护流动工人权益的挑战。此次同中国研究者的交流,开阔了德国工会的视野。德工联希望,未来与劳动关系学院就相关研究及交流事项探讨合作的机会。
德工联代表团本次访华,是应中华全国总工会邀请,与中国工会就国际工会运动及中国工会发展进行交流。德国艾伯特基金会驻中国和蒙古代表师文杰先生(Sven Schwersensky)参加了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