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冷静下来思考劳动关系问题的时机。”
郭军的看法得到了与会其他专家的支持。在此次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主办的主题为“改革创新工会体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论坛上,超过五十万字研究成果,许多直接回应了当前我国工会和劳动关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专家们一致认为,劳动关系问题越来越重要,目前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则需要工会更多参与和贡献力量。
工会改善了企业的劳动关系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中国工会的职能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但是,目前关于我国工会对劳动关系作用的高水平研究并不多,实证研究更是缺乏。因此,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根据对2004年浙江省经济普查数据所作的分析,
广东省总工会副主席陈伟光以自己的实际工作体会佐证了
的确,工会是广大职工群众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职工参加工会的目的就是为了依靠自己的组织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教授陈峰说,工人阶级的力量一定要通过组织,通过工会来反映。
“工会的力量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院长杨汉平教授认为,在劳动关系领域,工会将发挥自己的作用,体现自己的力量,扮演越来越多的重要角色。
要重视和发挥基层工会作用
2004年中国工会提出“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后,工会工作在维护职工权益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和直接面对广大职工的基层工会工作的迅猛发展不无关系。近年来,我国基层工会组织迅猛发展,截至2008年6月,全国基层工会达170.2万个。但是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部分基层工会有组织形式、无维权机制,导致在维护职工权益中缺位。
正是看到这个问题,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高级劳资关系专
“基层工会要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发挥作用,就必须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中去。并且要努力摆脱企业的支配。”姚先国教授建议,基层工会主席应该更多是上级工会或者其他企业派遣的专职人员。
实际上,基层工会干部职业化实践早就破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闻效仪讲师的调查研究认为,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和专职工会干部的职业化,使得员工基本权益得到保障;雇主的员工关系管理得到提升;地方工会壮大了组织规模;客观上促进了工会组织的转型。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一个系统,光靠工会的力量是不行的,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和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建立社会联动机制。”姚先国教授说,“当然,中国工会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