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院系新闻

劳动关系系教师赴韩参加中国劳动关系研讨会

时间:2016-07-01

      

      

      

 

    2016621-25日,劳动关系系教师乔健、王侃应韩国劳动研究院的邀请,赴韩参加以“变化中的中国劳动关系”为主题的中韩研讨会,并访问了韩国劳动研究院、成钧馆大学等研究机构,亦参观了韩国LG集团,与韩国劳动关系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进行了交流,广泛宣传了我院劳动关系专业的科研、教学内容,受到了韩方的良好反馈。

    本次访问期间,访问团参加了由韩国劳动研究院主办的、主题为变化中的中国雇佣关系研讨会。研讨会主办方韩国劳动研究院,是直属于韩国中央政府的国策研究院,属于中央智库层面,是韩国顶尖劳动关系研究机构。韩国劳动研究院与多家中国政府、政府智库、高校建立有合作关系。

    50多位参会人员参加本次研讨会,他们来自首尔大学、延世大学等高校,及韩国贸易促进会、中小企业研究院等政府智库,还包括三星、LG等韩国企业。会议由韩国劳动研究院院长、前雇佣劳动部部长房河男主持,韩国雇佣劳动部次官高英先作开幕致辞,邀请中国广东省总工会巡视员孔祥鸿作广东省劳动关系状况与工会改革的主旨发言,我院劳动关系系主任乔健作走向劳动力市场灵活化:中国劳动关系的现状和政策取向的发言、劳动关系系王侃作在华外资企业劳动关系状况的发言,韩国劳动研究院劳动关系本部长赵性载博士作韩国在华投资企业的劳动关系状况调查的发言。

    孔祥鸿通过梳理2010年以来广东省劳动关系的变化,提出了广东劳动关系的演进趋势,即由低成本、低劳动保护,向高创新、高资本、高知识的产业结构升级路线。在此背景下,广东省总工会开始进行了独具创新的工会改革,以强化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导向,以去四化、面向基层、服务基层为目标,探索实践了减上补下、工会干部职业化、稳定劳资群体性事件等新型工会参与社会治理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乔健通过解读中国十三五规划有关劳动关系、劳动力市场的内容,分析了中国劳动法律、劳动力市场规制的变动趋势。他认为,十三五期间,为了应对经济新常态、新的雇佣关系之要求,中国劳动法制和劳动力市场规制的弹性化将加强,雇佣关系灵活化将成为主要趋势,工会和劳动关系研究有必要适应这种变化趋势。

王侃通过对在华大型外资企业的实地调查,对比了在华的韩国企业、美国企业、西欧企业、日本企业和港台企业的劳动关系管理差异,从招聘方式、工资、工作时间、工会工作和劳动争议等方面,分析了韩国企业与其它在华外资企业的劳动关系管理方式差异的原因。他提出,在华大型韩国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稳定员工队伍。由于韩国企业采取了终身雇佣等长期劳动关系管理策略,造成了韩国企业员工个人晋升周期较长、培训机会很多、岗位间工资差距不大等特点,这给韩资企业员工跳槽创造了条件。

赵性载通过对韩国在华投资的电子企业、食品企业和汽车制造企业的实地调查,指出在华韩国企业的投资发展趋势,即紧贴中国市场需求及产业结构层次、由劳动密集型制造向知识密集型创新研发的转型。随之转型的是,韩国在华企业劳动关系格局逐步变化,对低端劳动力需求下降,对知识型员工、技术工人需求上升,更加强调长期劳动关系和岗位稳定性。

主题发言后,韩国劳动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裴圭植、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首席中国经济研究官郑焕禹、西江大学管理学部助教授郑善旭、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员黄璟珍作了评论。与会者还围绕着韩国企业管理、韩国企业工资结构与相对优势、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广东工资集体协商等,与讲者进行了热烈讨论。

总体来看,韩国政界和劳动智库非常关心中国新常态下劳动关系的变化趋向,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劳动关系的影响,以便为韩国产业发展和企业投资战略的制定筹措资料和依据。据了解,召开单一国别的劳动关系研讨会,这在韩国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