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陈汶祥:给自己设立前进的目标
版次:A05来源:深圳晚报 2019年04月21日
深圳晚报记者 郭宇立
“人活着,那要不断给自己设立前进的目标。”这是陈汶祥的箴言。2001年,陈汶祥拿着简历走进深圳人才市场,到招商港务(深圳)有限公司应聘,成为一名码头装卸集装箱设备维护工人,也成为码头上每天成百上千集装箱的守护者。16年来,从修理工到机械二部固机队电气班长,陈汶祥用奋斗和无悔书写自己的青春年华。
利用下班时间 学习考取证书
“我23岁成为了港务公司机械修理厂的一名学徒电工。”农村家庭出身的陈汶祥发现,公司的考核制度十分明朗,当时他所在工种的工资体系直接与等级证书挂钩。
当时考证的培训课程要1500多元,他咬咬牙把费用交了,这是他两个多月的工资。每天下班,他都会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学习两个多小时,用了1年多时间考取了电工等三种特种作业操作的等级证书。
这次考证的学习经历像是一把钥匙,让陈汶祥走上了一条永无止境的学习之路。2008年,年仅31岁的陈汶祥获得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成功的诀窍和经验只有一个,那就是给自己设立不断前进的目标。”陈汶祥说。
20分钟紧急抢修 码头设备传感器
码头运输像是一个硕大的发动机,每个环节都串联在一起。“我们的工作就是值守、巡查、检修,确保码头集装箱装卸工作的正常运行。”
2004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正是万家团圆的时刻,由于当天有重要船只需要装卸集装箱,陈汶祥跟班组一同在码头值班。到了晚上11时多,工作人员巡查发现正在作业的码头上方,距离海面40多米高的前端设备上,一个传感器突发故障。陈汶祥紧急排查后发现,原来是下雨导致传感器潮湿,设备时好时坏。
“当时还有几千个集装箱需要装卸,如果误了船期,客户一天要多出几万美元的损失。”班组人员马上拿出解决方案,爬上几十米高空拆下传感器并进行干燥处理。这次抢修一共用时20分钟。
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
陈汶祥在工作上一再有突出的表现,接连获得了许多奖项,2009年,他获得了“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2010年,他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说:“这些荣誉都是属于团体的。我很感谢我的同事,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上大家都互相鼓励相互扶持。”
在陈汶祥看来,人活着就要有目标,不前进就会落后。在工作之余,他还学习获得了“物流管理”本科学历。他的学习之路并不止于此。“2012年,我有幸得到了深圳市总工会的推荐,前往全国总工会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组织的‘劳模本科班’大学学习。”
2016年春季回到工作岗位后,陈汶祥转后勤管理岗位。后来,他被派往港务公司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前哨站——非洲吉布提。此外,为拓展新货源,他参与散粮集装箱翻转机构项目的建设,参与混合动力RTG项目的数据调研,编写技术调研报告,负责协调沟通,跟进数据收集等。
回顾这些年,陈汶祥说:“我很庆幸自己没有荒废时间,抓住了每一个学习的机会。”
榜样档案
陈汶祥,男,1978年生,广西贺州人,招商港务后勤保障部物资供应科科长。
他先后荣获公司技术革新奖以及“岗位技术比武能手”“优秀团干”“驻深团委优秀团员”等称号,2008年被交通运输部、共青团中央授予“2008年度全国交通行业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09年、2010年分别获“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6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8年获得“深圳市地方领军人才”称号。
榜样寄语
新中国70岁,你们18岁,新的人生也刚刚开始。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愿你们常怀四颗心:负责之心,成年了,法定责任要负责,成功失败也要负责;认真之心,记得世间无难事,最怕有心人;感恩之心,记得别人的好,谁造就你不能忘;有爱之心,记得把你的好传递他人,授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