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老人报】劳模本科班学员成大国工匠
2019年5月6日
本报讯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学院日前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高校首次设立劳模学院。
劳模学院是在劳模本科班基础上创建的。1992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委托原中国工运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前身)举办劳模本科班。其实,在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便获准招收了全国第一批劳模生。1992年,全国共有16所高校同时招收劳模大学生,报名人数一度突破1000人。然而仅一年后,报名人数骤减到300人。随着企业兼并重组等制度的推进,劳模经历四年学习可能面临失去工作的风险,这影响了劳模上学的积极性。
1992年8月31日,中国工运学院迎来了48名首届劳模班学员。几年后,中国工运学院成为北京唯一坚持开办劳模本科班的高等院校。1996年,全总组织部向教育部提出免除劳模班入学考试,并很快得到肯定意见的回复。27年来,劳模本科教育共计培养劳模学员624人,其中全国劳动模范240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13人,全国人大代表17人,党代会代表12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9人,不少学员成为行业楷模、大国工匠。劳模班首届学员胡建明入学时还是名纺织女工,现在已是湖南省株洲市总工会副主席。2007级学员吴倩刚进劳模班时是个公交司机,当时她连手机短信都不会发。在学校,她学会了使用电脑,熟知劳动法律和管理学知识,甚至能用英语与外宾交流。2008年,吴倩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2010年,她竞聘成为一家公司的副经理。学员郑贵有更是多项荣誉加身,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中国兵器首席技师”……(文/郑莉 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