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 海淀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团来校座谈交流

海淀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团来校座谈交流

[发表时间] 2024-10-18           [浏览次数]



10月17日下午,海淀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团来校交流,并与我校劳模学员在北京校区致远楼报告厅举行座谈。学校党委书记刘向兵,副校长、海淀区人大代表刘丽红,海淀区人大代表、海淀区政协委员视察团团长、海淀区甘家口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孙鹏出席座谈会,视察团成员及学校2024级劳模班学员代表共计40余人参加座谈。座谈由刘丽红副校长主持。



学校党委书记刘向兵对海淀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详细介绍了学校办学75年来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成就,并对海淀区各界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将持续发挥特色优势,加强与海淀区各单位的合作与交流,为文化强区作出更大贡献。    


                              

孙鹏书记简要介绍了此次视察活动的背景。他强调,此次活动是海淀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展联组活动、落实区第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助推海淀高质量发展的议案”的具体举措。他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我校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助推海淀区经济文化社会高质量发展。



我校2024级劳模学员王家强、冯丽朝、邹彬、柯晓宾结合个人成长经历作交流发言,分享了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中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技能报国的精彩故事。




会上,视察团成员围绕“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助推海淀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作交流发言。海淀区人大代表、中央广播电视塔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田园表示,要依托高校人才智力优势及基础设施等资源助推社会文化建设。海淀区人大代表、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校长马福兴分析了当前海淀区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困境及原因,表示应积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宣传引导,家校社联动,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海淀区高质量发展。海淀区人大代表、百度集团副总裁、总编辑张东晨从新质生产力和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出发,认为海淀区高校应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社会智能化转型,希望我校发挥研究优势,指导新型劳动关系构建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海淀区政协委员、民进海淀区委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鲍东认为,要加强组织机制建设,充分挖掘海淀地区特色,打造文化品牌和亮点,同时发挥学校和社会双向促进作用,加强文化底座建设。海淀区政协委员、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正高级工程师杜梅表示,我校的劳模文化对海淀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建议建设符合海淀区特点的生态文化,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座谈会后,视察团一行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及劳模教育展馆,认真了解我校的发展历程及劳模教育历史。在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综合国家级示范中心,视察团参观了我校磁控4D打印及软体机器人技术、跨学科劳动关系综合实验室、安全工程个体防护实验室和社会工作TPR智慧融合信息化实验室,并与校园智能数字人、智能问答平台积极互动,深入了解我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刘丽红副校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参观。



(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