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具备一定的计算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工程伦理意识、终身学习意识与持续自我提升的能力,能够胜任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测评和应用等就业岗位,适应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思维方法与研究方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工程素养,良好的学习能力、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并结合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具体分解如下:
1. 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1.1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
1.2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跨学科进行交流和有效沟通。
1.3 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理解并掌握计算机工程项目的成本、进度、范围、质量、风险等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2. 数学与自然科学素养
2.1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分析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2 能够运用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借助计算机进行求解。
3. 科学思维能力和工程素养
3.1 掌握以符号化、模型化为基础的问题描述方法、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对问题进行抽象表示,以及通过形式化表达,实现求解问题的自动化。
3.2 具有广博的计算机相关工程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正确地判断和善于发现问题;针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工程工具和开发工具,理解不同开发技术与工具的应用场合及其局限性。
4. 身心素质
4.1 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4.2 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掌握调节心态的方式和方法,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
5. 专业核心技能
5.1 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能够运用算法设计与分析的相关知识,针对复杂的工程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相关算法,并能够正确地分析算法的正确性和复杂性。
5.2 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熟练掌握2-3种典型的程序设计语言,并能够使用相关语言完成算法或解决方案的设计及代码实现。
5.3 现代工具运用能力。能够针对计算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软硬件工具,预测、模拟或求解问题,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4 系统设计与实现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相关知识、方法和技术,进行问题分析与模型表达,设计解决方案以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或网络系统,并能够实现相关系统。
6. 专业方向技能
6.1 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模块。理解软件系统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熟悉主流平台的软件系统设计模式和开发方法;能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设计解决方案,进而完成算法设计、编码实现、系统评测和部署;能够通过网络、图书等资源自主学习,进而在具体的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6.2 软件工程与软件质量管理模块。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必要的技术基础和理论知识,包括软件测试过程与方法、自动化测试技术、代码可靠性测试技术、测试管理技术等;具有良好的软件测评项目实践能力,能够使用规范的测试流程和主流工具来实施代码可靠性测试、功能自动化测试、安全测试和性能测试等,并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3 机器人工程模块。掌握机器人运动机构、控制原理及传感器、机器人编程等机器人工程领域相关的基本原理与理论,具备一定的电气控制及电子技术基础,了解PLC控制、熟悉伺服电机驱动系统,掌握主流机器人产品的开发、测试和应用技术。
7. 英语理解与交流能力
具有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及口语理解与表达能力,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具有国际化竞争与合作能力。
8. 终身学习意识和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
8.1 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善于独立思考,具有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2 具有较强开拓创新精神,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查询资料、自主学习、跟踪新技术、应用新知识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
9.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计算机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三、课程设置(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计算机专业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逻辑电路、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图学基础、人工智能技术导论等。
学生在大一和大二着重开展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学;从大三开始提供三个专业方向模块的选修课程,即: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模块、软件工程与软件质量管理模块、机器人工程模块。学生可依据个人兴趣和发展规划在上述三个模块中任选两个模块进行重点研修。
四、教学实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由计算机软件教研室、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数控与智能技术教研室、数学教研室共同承担完成。
计算机软件教研室主要承担计算机软件类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评方向课程、软件设计与开发方向课程的授课及课程建设工作。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主要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部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
数控与智能技术教研室主要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部分专业基础课及机器人方向专业课的教学任务。
数学教研室主要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部分专业基础数学课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