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建育人实效,切实解决学生就业择业与升学备考难题,4月29日,计算机学院在综合楼710会议室举办第三期党员教师与青年学子面对面活动。孙晓霞老师聚焦“朋辈经验传承“与“”多元化就业指导” 两大核心议题,与10余名预约学生展开深度交流,通过“靶向问诊+指导赋能”双轨模式,为学生成长答疑解惑,助力学生突破发展瓶颈。
会议伊始,由2025届毕业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备考及实习就业的实践经验, 过程中孙晓霞老师认真聆听每位学生发言,针对共性问题提出建议:“备考过程中要建立‘目标拆解 — 阶段复盘 — 动态调整’的规划机制,实习就业时需注重‘人岗匹配’,结合个人兴趣与能力优势选择发展方向。” 她建议2026届准毕业生尽早建立 “经验笔记”,分类整理学长分享的资源渠道、时间管理方法及避坑指南,为未来规划提前储备信息。
针对 2025届毕业生即将面临的就业选择,孙晓霞老师师结合行业动态与学院学科特色,开展 “多元化就业路径解析” 专题指导。孙老师分析了当前计算机领域考研、考公及企业就业的形势,鼓励学生合理评估自身学习能力与职业规划,避免 “盲目跟风”。同时孙老师指导学生根据岗位需求优化简历,突出编程竞赛、科研项目、实习经历等,在面试中注重“勇于展现自我”的表达思路。
此次活动通过朋辈引领与教师引航的专业指导,为 2025届毕业生明晰了就业路径,为 2026届级准毕业生埋下了规划意识的种子。孙晓霞教师表示,将持续关注学生需求,依托 “党员教师联系学生” 机制,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帮扶活动。计算机学院也将继续搭建 “师生面对面” 交流平台,以精准指导助力学子成长,让党旗在人才培养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