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工作,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学校积极组织实行多种渠道和平台的在线教学。教务处利用假期组织各平台方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耐心细致的线上教学指导,二级学院部积极组织教师熟悉网络教学平台,各部门密切配合,在网络、设备、教材等各方面积极做好在线教学的支持和保障工作。在全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开课三周以来,在线教学运行顺利,做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为保障实现现阶段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同质等效,并以此为契机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又于3月5日发布了《关于推进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运行与质量保障的通知》,向全校师生征集在线教学先进经验和优秀案例,以充分发挥典型的带头作用。通知发布以来,各学院部积极推荐本院部教师的优秀案例,分享各自的经验和体会,我们也将陆续向全校推出对各学院宝贵经验的宣传和推广。本期我们推出的是安全工程学院线上教学的案例和体会。
转变的是教学方式,不变的是教学品质
——安全工程学院线上教学经验分享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延迟开学。在此特殊时期,安全工程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要求,认真按照学校布署,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全面开展线上教学。
学院在组织线上教学时,明确提出“转变的是教学方式,不变的是教学品质”,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一方面强调保证教学品质。目前,线上教学已顺利开展了三周,师生反映良好,保证了预期的成效。在此和大家分享我院的一些经验,也希望和全校师生进一步探讨,共同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只要学生能掌握,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安全工程学院孟燕华老师
我教的课程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采用的授课方式是:超星一平三端教学平台+微信辅导。课前、课中、课后的总体架构如下:
线上教学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之前我做了大量工作,如熟悉网络平台,针对线上教学的特点重新备课、梳理知识点、设计流程、图示、尝试录课等;讲课过程中我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讨论,解答问题。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感觉工作量增大了不少,不仅要在课下备课录课,而且在上课时间还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反应,及时做出调整。
线上教学,学生可以反复看教师上传的资料,这就要求教师比线下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材料。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上课情况、接受情况等反馈更为直接和及时,这对教师的及时答疑和迅速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门课程有其特殊性,就是要求学生首先对相关设备实物有清楚的了解。为了增强学生对设备的感性认识,我就在课件中插入各个角度、侧面的图片,展示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考虑到学生看书看课件自学难度较大,我就分段、分知识点录制视频, 45分钟的课一般录2~3个视频,每个10分钟左右。
经过不懈的努力,在线授课进展顺利,学生反映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课堂任务点完成率95%,作业完成率90%,课上积极参与讨论,每次课堂讨论都有50余名学生参加。看到学生在线上学习中不打折扣地掌握了所学的专业知识,我感到很欣慰,做为教师,所有的付出和努力也都是值得的。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安全工程学院王起全老师
我使用的是超星平台+腾讯会议+微信答疑组合使用的方式,运行三周,效果非常好。总结本课程线上教学的经验,可以用以下图示来展示:
一录一播:由于上课时间往往是网络使用高峰时段,为防止网络塞车,我选择提前一周把课程录制好,我使用的是录屏王软件,每节课录制的时间是20~30分钟,然后上传到超星平台。在上课当天,我会启动超星平台签到功能,让学生按照时间节点打卡签到,然后进行上课视频播放,同学们完成非常好,连续两周都是100%。平台上的录播课,我还会提前通知学生登陆收看,并记录笔记反馈给老师或发到微信学生群相互交流讨论,我在平台讨论专区也设置一些和课程有关系的讨论题目,供学生交流。
一答:在上课当天,我会全天在微信群里面给同学们答疑,同学们有任何和课程有关系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和老师互动交流。
三位一体: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我在腾讯会议进行当天内容的直播和答疑,这样让学生有亲近感。直播教学采用的是全过程、全方位互动模式,把白天的知识点再精讲一遍,同时针对本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与学生进行视频交流。学生学习、交流活跃,每次课程结束,同学们都有种依依不舍的感觉,特别期待下一周的直播。
通过三周的实践和学习,我从一个对网络平台了解微乎其微的菜鸟,变成了网络课堂教学的高手。对于学生中反馈的任何问题,我都及时做到回应和调整,如:刚开始我本人选择是微信会议模式授课,经过深入调研,发现学生反映腾讯会议更好,我马上调整了教学模式,微信答疑,腾讯直播,这样既保证了教学能正常进行,也对突发事件发生进行合理应急处理。在教学中采用超星平台看录播课程,腾讯会议上直播课程,微信学习交流群答疑互动交流三种教学模式来服务于课程教学,形成典型鲜明的一录、一播、一答的三位一体的教学服务模式。
网络教学像其他新事物一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教师积极投入持续改进,不断进步,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提点小建议和个人体会,网络上课,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建议大家一定要做好应急工作,比如网络断掉,我们要保证手机网络能畅通;另外如果使用平台直播,一定要至少提前15分钟进入设备内进行调试,避免平台出现塞车故障等问题;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建议要至少两个平台能交互使用,如腾讯会议有问题,马上微信视频会议可以应急,这样才能做到用一备一,万无一失。
以学生为中心,保障“教”与“学” 的质量
——安全工程学院任国友老师
本学期我主讲《城市与社区安全技术》《职业卫生评价》《高新企业园区安全》3门本科生和1门《应急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生课程。对于线上教学,我和许多老师一样开始心里也没底,所以开课前就进行了WPS表单调查。开课三周以来,渐渐总结了一些经验,主要有三点。
一、关心居家上课学生,准确把握在线教学中的教与学新难点
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师生教与学的真实情况,大数据与安全科研团队编制发布了《NCP疫情下高校师生在线教与学行为认知调查》问卷。根据调查中反映的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时时信息沟通机制,提醒班长建立班级微信群、学委建立QQ交流群;二是结合WPS表单,对在家上课学生进行网课调查,了解学生需求和在家上课遇到的实际情况;三是结合学生反馈的问题和建议,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在备课时,设计灵活多样的互动环节:1、点名指定学生回答问题,雨课堂随机点名问问题,学生在腾讯会议中回答;2、全体计时做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答题;3、随时弹幕,持续跟进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反映,通过此方式感染更多的同学专注听课;4、投稿,分享同学中典型的作品。
二、熟练线上平台操作,着力掌握在线教学基本功
疫情下采用在线平台教学,相信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巨大考验。我觉得掌握在线平台工具是教师应掌握的一项新的教学基本功。我对雨课堂、“Apowersoft录屏王”、“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ZOOM”等多个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和研究后发现,其实各个平台都有各自的优势,关健在于教师对平台的熟练程度。我采用的是“雨课堂+腾讯会议”综合平台,辅助采用“Apowersoft录屏王”进行备课预案录课。
对于在线教学平台,我的学习体会是:首先要集中攻破一个学习平台,弄精弄懂;二是学会录课,准备教学应急预案;三是熟练掌握在线平台操作,苦练在线教学基本功。
三、引入疫情防控案例,科学设计在线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本学期我开设《城市与社区安全技术》课程,其中居家安全是第一章社区安全概论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居家安全是这场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一个突出问题之一,如“酒精消毒失火”就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居家安全事故!往年对这个问题学生没有切身的感受,今年的特殊情况让学生对此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我在备课时将“居家安全”进行了在线教学再设计:一是预先将预习资料发到雨课堂中供学生自学,了解居家安全的相关知识点;二是在线课堂重点讲解居家安全识别要点;三是课后布置作业完成对现在居家或宿舍安全问题的识别,增加知识点的应用性。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努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多平台开展线上教学
——安全工程学院余志红老师
为保障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学校照顾到教师的方便,提供了多种线上教学平台。我使用的是超星平台+微信群+腾讯课堂直播的多平台线上教学。
一、微信群
微信群是大家不需要提醒就会主动翻开的APP,所以重要通知、课件和共性的问题,我会在微信群发布,同时规定大家只要有效回复,避免刷屏导致有同学漏掉信息。
二、腾讯课堂
这是我自己摸索的一个直播平台,开学前特意找了一波同学测试了一下,功能齐全,全程流畅,也能实现录播。每次课程提前半小时进入课堂,虽有80余人,但大家基本能在上课前进入课堂!
在腾讯课堂上,大家可以看到我,听到我的声音,对我的提问都能快速在讨论区回答,我也能点名让同学上台举手发言。唯一遗憾的是看不到大家,照顾不到可能分心的同学或者反应稍慢的同学,但这些在超星平台完美解决。
三、超星平台
超星平台主要是签到、上传作业和批阅作业。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尤其是对作业这一块,大家写完拍照上传,可以把自己不懂的问题用文字或语音上传,我批阅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的解答,这对那些上课不敢发言不敢提问的同学是极好的,而且已经有很多同学已经通过这种方式和我沟通交流了。
最后谈一下个人的感受:
1、我们的同学都是很棒的,虽然原来在教室上课时都不太爱搭理老师们,但在线上,他们都很活跃,他们喜欢这种网上教学模式。疫情结束后,我们可以继续开发利用网上平台,补充我们的教学工作。
2、切实做到了团队合作。《电气安全工程》是我和赵秋生老师共同授课的一门课程。虽然原来学院一直在强调教学要团队合作交流,但由于大家都忙,真正把这种交流落地的并不多。但这次,由于疫情,我和赵老师真正把对课程教学的团队合作落地了。
3、线上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需要花费远大于普通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去设计,还要充分调动线上学习的气氛。但看到课后大家给我送的花,我也觉得知足了。
新的征程,我们将继续前行
在抗疫的特殊时期,我院教师都作出了很大努力去学习、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但线上教学毕竟刚刚开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在此一并提出,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共克时艰。
一、由于在线人数众多,服务平台会发生崩溃现象,希望老师提前录好课,学生可以分时段学习。
二、疫情影响,学生手中缺乏足够的学习资料,建议直播的课程也要有录播,学生可以自由回放课程。
三、有些教师对学生作业完成时间的通知不清晰。希望老师在每周整理一下本课的所有作业,对应每个作业的软件及截止时间,统一发送给同学们。
新的征程已经开始,安全工程学院将持续改进线上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优质的教学质量,为“疫情下的教育”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