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应用技术学院首页» 新闻动态

应用技术学院召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建设交流会及培养方案评审会

12月2日,应用技术学院召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建设交流会及培养方案评审会。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兼软件学院院长丁刚毅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晞教授、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兼信息网络中心主任李海生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彭岩教授及国家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软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常务副主任、航天中认软件测评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国亮研究员等作为校外评审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长傅德印教授和副校长吴万雄研究员到会进行指导。应用技术学院全体班子成员、各教研室主任和办公室教师全程参会,执行院长周百顺主持会议。



傅德印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校外专家介绍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一体两翼”的办学布局,以及在“工会+”和“劳动+”方面的办学特色。傅校长表示,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应用技术学院的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虽然本科办学时间不长,但在软件评测领域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现在又增加了软件开发和智能机器人相关人才培养方向,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分享办学经验,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吴万雄副校长指出,应用技术学院虽然是新建院系,但同时承担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办学、公共计算机和公共数学教学以及工匠学院建设三个职能,在未来学校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应用技术学院能够充分利用好这次和兄弟院校交流学习的机会,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办出自己的特色。同时也再次向与会的各位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



执行院长周百顺向各位专家介绍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总体办学情况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从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升、科研团队建设和校际、校企合作等方面分享了学院的经验和面临的困惑。吴培宁副院长、王虎军副院长和各教研室主任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情况和具体设计思路向各位专家进行了汇报。



与会专家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建设问题进行了经验交流与讨论,并根据各自院校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同时,各位专家结合计算机专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方案整体设计的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等方面对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评审论证。


专家们认为,本次修订的培养方案特色突出,在公共基础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中突出了“劳动+”、“工会+”的学校特色,在专业理论课程与实验实践课程设计中突出了学院特色和专业优势,“三选二”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创新。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识体系及核心课程体系均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专家们建议,培养方案制定应考虑面向国家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如服务数字化经济转型和自立自强的信息化产业等。建议学校应在后续的人才引进、教学经费配套、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应给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更大的支持。


评审结束后,应用技术学院将结合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调整部分专业方向模块名称、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培养特色,不断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