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2025·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社会学学会专场“中国式现代化与数字社会治理”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闻网

2025·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社会学学会专场“中国式现代化与数字社会治理”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10月17日下午,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北京市社会学学会、我校承办的“2025·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社会学学会专场”在我校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数字社会治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我校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00余名学者参会。

我校校长傅德印教授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平台经济的兴起,重构了传统的劳动关系与劳动过程,使劳动者权益保障、技能发展、职业认同与社会融入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在新形势下构建起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符合数字文明发展要求的治理新范式,将成为数字社会治理体系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他表示,学校在社会学领域重点关注劳动关系、劳动过程、职工权益与发展等核心议题,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术风格,未来将与学界同仁共同努力,推动劳动社会学研究不断深化发展。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刘爱玉教授主持研讨会上半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院长张翼教授作了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新理论》的主旨演讲。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教授作了题为《时代变迁中的社会学》的主旨演讲。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院长李国武教授作了题为《数字时代网民的慈善捐赠与慈善信任》的主旨演讲。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冯喜良教授作了题为《数字时代劳动雇佣的灵活化及其社会影响》的主旨演讲。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郭伟和教授作了题为《中央社工部成立后社会工作的争议与发展思路》的主旨演讲。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黄家亮教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李晓壮研究员对5位学者的发言进行点评。

我校社会工作学院院长王晓慧副教授主持研讨会下半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包路芳研究员作了题为《数字经济与北京新就业形态》的主旨演讲。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社会治理教研室主任马福云教授作了题为《社区联播:数字技术推动共治共享》的主旨演讲。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长聘副教授郑路作了题为《中国家庭债务问题:社会风险再分配的视角》的主旨演讲。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院宋辰婷教授作了题为《构建韧性社会治理共同体:面向数字社会的风险治理》的主旨演讲。我校社会工作学院叶鹏飞教授作了题为《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主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吴莹研究员、我校社会工作学院马红光副教授对研讨会下半场进行了点评。

本次研讨会既立足中国实践,又回应时代之问,展现出社会学界对重大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与理论担当。研究成果不仅拓展了数字社会治理的理论边界,也为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社会工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