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校园专题» 2010年国奖风采专题» [国奖风采]宁静思远志在千里,慎言明辨脚踏实地——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播学院新闻专业2009级学生孙璐

[国奖风采]宁静思远志在千里,慎言明辨脚踏实地——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播学院新闻专业2009级学生孙璐

[发表时间] 2011-01-19           [浏览次数]
 宁静思远志在千里,慎言明辨脚踏实地
——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播学院新闻专业2009级学生孙璐
 
   孙璐,河南省新乡人,中共党员,文化传播学院新闻专业2009级一班学生。现任校团委组织部干事、文化传播学院学生党支部宣传委员。在校首届“模拟联合国大赛”中被授予“最佳代表”、“最受欢迎代表”称号;获校第二届人文知识竞赛优秀奖。其新闻作品曾获《新知新觉》最佳评论、最佳新闻、最佳版面奖。  

         让学习成为信仰
 
        “宁静思远志在千里,慎言明辨脚踏实地”是孙璐的座右铭,也是她所努力追求的。正是有了这份努力,她取得了本学年平均学习成绩90.8的高分,居本专业第一名。
   
        “我非常感谢文传学院的老师在入学教育时为我们树立的通识教育、拓展学习的理念”,孙璐说,“新闻专业的学生需要有很广的知识面,我也在不断地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大学里的学习更多的不是要记住一些学术观点或几个知识点去应对考试。我们应该逐步培养独立思考、深入分析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多看有思想深度的好书,并将自己的思想植根现实土壤。此外,我们还应该见贤思齐,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多向他人学习。”带着这样的学习理念,她大量旁听了其他专业的课程以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这些课程涉及数学、经济学、哲学、历史、文学等。“回顾当时微积分、西方经济学、哲学等学科的学习,我学习到一些具体的定理、曲线、观点,有些已经淡忘了,但它们的思想却留了下来,而且历久弥新,成为我分析理解问题的思维工具。”孙璐如是说。
 
        大学的老师不是向高中那样以考试为风向标来满堂灌,而更像是一个引导者为学生打开一扇门,进行启发性教育。但要真正走进某一领域,大量阅读优秀书籍也是不可或缺的。孙璐也努力实现着学习模式的转变:她经常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深入研究思考。
 
        忙而充实,不亦乐乎
     
        孙璐身兼数职——她是校团委组织部干事、文传学院涿州校区学生党支部宣传委员、校大学生记者团记者、《新知新觉》编辑。她在同学们的眼中总是忙碌的,连脚步都是那么匆匆。有时候很多事情叠加在一起,凌晨一两点钟才休息,她也有抱怨,但最终总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我要尽全力做好!”她说,“我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忙而不乱。我喜欢把要做的事情写在本子上,预测需要多长时间,见缝插针、尽量合理安排。”
 
        当年考大学时的第一志愿就是新闻学。孙璐对记者、编辑的工作尤为钟爱。她说:“感谢学校、文传学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平台,谢谢老师们、学长们的帮助。想起大一时自己从零开始,写评论、做采访真是犯了不少可笑的低级错误,不堪回首啊!”她笑着说,“现在我们每次学习讨论都是一次次磨合提高的过程。新闻学专业的实践周让也我学会了DV摄像的技能,‘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我也在一点一滴记录着、思考着、享受着生活。”
 
        关乎人文,沟通世界
 
        孙璐是校第二届人文知识竞赛的决赛选手,并获得了优秀奖。她也是第二届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决赛DV摄像的工作人员。她说:“那天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我校获得第一,我在现场和大家一同鼓掌、尖叫、狂欢,分享着骄傲与喜悦!真是功不唐捐啊!”
 
        作为传播学经典导读课代表,她希望有更多灵慧之人一同阅读经典,用一种虔诚的虚静的仰望的心从千百年积淀的文化精华中汲取力量、沉淀自我,并从中获得滋养的一种幸福。
 
        谈到我院举办的俄罗斯、白俄罗斯、越南、中国“社会进步与年轻人的理想”大学生国际论坛和“‘文化交流·促友谊’中外大学生联谊会”,作为国际友人陪同的她颇有感触地说:“感谢学校提供这样难得的机会,与国外同龄人做如此深入的交流让我们开阔了视野。”
 
        宁静思远,脚踏实地
 
        孙璐说,“如果说我取得了一点成绩,最应该感谢的是老师们,还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感谢文传大家庭的‘同人’”。
 
        她喜欢西方的一句谚语“Still water run deep”。她也希望在涿州剩余的半年时间里能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让我们祝福她,也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向着青春的理想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