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校园专题» 2010年国奖风采专题» [国奖风采]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2009级学生吴晓江

[国奖风采]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2009级学生吴晓江

[发表时间] 2011-01-17           [浏览次数]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2009级学生吴晓江
    
        吴晓江,山西阳泉人,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2009级学生,系学生会副主席、学院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实践协会负责人。学习成绩班级排名第二,综合测评全系第一。荣获2009-2010年“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现实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小世界,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这个世界开满鲜花,使生命的花园溪水叮咚、春意盎然。吴晓江,正是那位在这个世界不停劳作的人,他一路走来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为梦想而不懈努力。

        全面发展,品学兼优
 
        都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是吴晓江却在学业和课余活动中找到了平衡点。他刻苦学习,平均每门功课均在80分以上。无字书和有字书的海洋中的尽情驰骋使他充满了乐趣。“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发展,也是一个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最好途径”,当谈到学习时,吴晓江这样说。
 
        身为系学生会副主席,他平易近人,尽职尽责。在组织策划“书香公管”读书周活动中,他一接到任务就投入到工作中。他组织系学习部讨论相关细则,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当天晚上就完成了一份高质量的策划书。在此后的实施过程中,他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出色地完成了如借教室、请评委、动员参赛等多个环节,最终为公共管理系的师生奉献了一场精神文化盛宴。
 
        身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会的负责人,吴晓江有着丰富的社团经验。在他的积极倡导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会推出了诸如“凤鸣马协”、“时事报告会”、“互动百科兴趣小组”、“读书小组”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系列活动。在协会开展的“水星计划”活动中,他负责高职学院第二教学楼的矿泉水供应和数据记录活动。在一个多学期的时间里,他用坚定的毅力每天记录活动数据,出色地完成了调查任务。在他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该协会成为学院影响力较大的社团之一。
 
        在学校和系里组织的活动中,总是有他积极的身影。他认为参加各种活动不仅仅是锻炼自己,而且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他在大一的时候就参加了“红五月”合唱比赛、市场行销大赛和创业大赛,并都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2010年10月参加学院党委组宣部、网络中心和团委组织的“共铸诚信”征文大赛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一等奖。
 
        在中国就业促进会做网络编辑志愿者期间,他勤勤恳恳,努力完成工作,录入信息数量达近2000条之多。优秀的表现使他得到中国促进会的认可和好评,并得到了暑期实习的宝贵机会。
       
        不懈追求,一直努力
 
        高中时,吴晓江学习成绩优秀。在他人的眼中,重点大学早已是他的囊中之物。然而,高考发挥失误,他未考上一本。来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后,尽管学院与重点院校相比还有差距,尽管学院涿州校区位置偏僻,尽管学院的一些教学设施尚未完善,但他并没有从此消沉。他告诉自己,“我的人生将从这里起航”。
 
        他始终把“山无论其险,我将开山劈路;水无论其深,我将遇水搭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吴晓江知道:与其相信天才,不如相信勤奋。他从开学初,就非常注重对基础课程的学习,认真学习每一个知识点,遇到不会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问同学。在课堂上认真听课,把不懂的问题划出来,利用课下时间细心琢磨。大一课余时间很多,他几乎全部用来看书、学习。图书馆和自习室是他经常出没的地方。在课余时间,他自学了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会声会影等多个软件。充实的大一生活让他无怨无悔。
 
        吴晓江最喜欢李开复的那句名言,“用勇气去改变你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去包容你不可以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去选择二者之间的不同”。让我们共勉!